蛤蜊粉_蛤蜊粉治疗湿疹_蛤蜊粉能补钙吗

基础信息

别名:蛤粉、海蛤粉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利湿;软坚。主胃痛;痰饮喘咳;水气浮肿;小便不通;遗精;白浊;崩中;带下;痈肿;瘿瘤;烫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的贝壳,经加工制成的粉。

原形态:四角蛤蜊,贝壳略呈四角形,质坚,壳长36-48mm,壳高34-46mm,壳宽28-37mm,壳顶突出,略向前屈,并向内卷,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小月面及楯面心形。壳面中部膨胀,并向前后及近腹缘急遽收缩,壳顶白色,幼小个体通常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条狭黑边。生长线略粗,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壳内面白色,略具光泽。外韧带小,淡黄色膜状;内韧带发达,呈三角形,黄褐色。铰合部狭长,左壳具1枚分叉主齿,右壳有2枚主齿排列成八字形。两壳前后侧齿均呈片状,左壳单片,右壳为双片。前闭壳肌痕略小,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稍大,近圆形。外套窦不甚深,末端钝圆。外套膜边缘双层,内缘有分枝的小触手。小管黄白色,末端具触手。足部发达,呈斧状。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泥沙滩中。栖埋深度50-100mm,喜栖息于近河口沿海。北方生殖季节在4-6月。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汇编》;《纲目》:海蛤粉者,海中诸蛤之粉,以别江湖之蛤粉、蚌粉也。近世独取蛤蜊粉入药,然货者亦多众蛤也。大抵海中蚌蛤蚶蛎,性味咸寒,不甚相远,功能软散,小异大同,非若江湖蚌蛤,无咸水浸渍,但能清热利湿而已。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王好古:蛤粉乃肾经血分之药,故主湿嗽、肾滑之疾。2.《本草衍义补遗》:蛤粉治痰气,能降、能消、能软、能燥。3.《纲目》:(蛤蜊粉)寒制火而咸润下,故能降焉;寒散热而咸走血,故能消焉;坚者之以咸,取其属水而性润也;湿者燥之以渗,取其经火化而利小便也。4.《本草经疏》:蛤粉味咸气寒无毒,为诸痰之要药。盖痰未有不由火气上炎煎熬津液而成,咸能软坚润下,得之则火自降,痰结自消矣。5.朱震亨:治热痰、湿痰、老痰、顽痰,疝气,白浊,带下。同香附末,姜汁调服,主心痛。6.《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定喘嗽.止呕逆,消浮肿,利小便,止遗精白浊,心脾疼痛,化积块,解结气,消瘿核,散肿毒,治妇人血病。油调涂汤、火伤。7.《本草备要》:与牡蛎同功。8.《本经逢原》:清肺热,滋肾燥,降痰清火,止咳定喘,消坚癖,散瘿瘤。9.《本草再新》:除烦止渴,利大小便。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794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铁锈

    铁锈(《本草拾遗》) 【异名】铁衣(《普济方》),铁线粉(《养生经验合集》)。 【来源】为铁露置空气中氧化后生成的红褐色锈衣。 【炮制】《日华子本草》:"煅后飞,淘去粗赤汁,烘干用…

  • 茉莉叶

    茉莉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茉莉花"条。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凉。" 【功用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

  • 红子根

    红子根(《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根。植物形态详"赤阳子"条。 【采集】9~10月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涩,无毒。" 【功用主治…

  • 白桦皮

    白桦皮(《新疆中草药手册》) 【异名】刻因托斯(维名)。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 【植物形态】疣枝桦,又名:疣桦。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由数层薄皮组成,易剥离,内皮橘黄…

  • 酸石榴_酸石榴有什么副作用_酸石榴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醋石榴 性味:味酸;性温 功能主治:止渴;涩肠;止血。主津伤燥渴;滑泻;久痢;崩漏;带下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实。 原形态:落叶灌木…

  • 鱼草

    鱼草(《山西医药》(7):6~9,1972) 【异名】车轴藻(《中国植物图鉴》)。 【来源】为轮藻科植物脆轮藻的全草。 【植物形态】脆轮藻水生绿色藻类,高10~50厘米,以分叉的假…

  • 土党参

    土党参(《贵州民间方药集》) 【别名】奶参、土羊乳(《草木便方》),白洋参、对月参(《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野党参(《贵州民间方药集》),浮萍参(《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土人参、土…

  • 小蒜

    小蒜(《本草经集注》) 【异名】茆蒜(伏侯《古今注,),卵蒜(崔豹《古今注》),蒜(《别录》),夏蒜(《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 【植物形态】小蒜多年生…

  • 木椒根

    木椒根(《贵州草药》) 【异名】木姜子根(《重庆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植物形态详"木姜子"条。 【采集】8~10月采挖。 【性味】①《重庆草药》:"味辛辣,性热…

  • 鼻血草

    鼻血草(《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红活美(《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滇荆芥的全草。 【植物形态】滇荆芥,又名:蜜蜂花。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