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灵枢·行针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
  黄帝问岐伯道:我从先生这里学习了九针,并在百姓身上运用,发现人们的血气盛衰是不一样的,对针刺的反应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在进针之前神情就有了变化,精神高度紧张,并对针感有强烈的反应;有的进针后马上就有得气的感觉;有的在出针后才有反应;还有的很不敏感,经过数次针刺才有反应;有的针后就出现气逆、晕针等不良反应;有的经过几次针刺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上述六种情况,表现各不相同,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

  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岐伯回答说:重阳类型的人,其精神易受触动,其气也易于行走来至。

  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
  黄帝问:什么是重阳类型的人呢?

  岐伯曰:重阳之人,熇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岐伯答道:重阳类型人的神气禀性如同火一样轰轰烈烈,精力充沛,说话爽朗流利,走路时脚举得高,这种人的心、肺脏气有余,功能旺盛,阳气充盛滑利而升腾,所以精神一动,其气随针入而有反应。

  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
  黄帝问:有些重阳类型的人,神情并不易激动,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
  岐伯回答说:这种人虽然阳气炽盛,但阴气也盛,阳中有阴。

  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者也?
  黄帝又问:怎么知道这种人阳中有阴呢?

  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岐伯答道:多阳的人情绪高涨,精神愉快,常喜形于色;多阴则精神抑郁,心情紧张,经常恼怒不快,好发脾气,但很容易缓解,根据上述特点说明这种人阳中有阴。所以阳为阴滞,阴阳离合困难,神气就不易激动,反应也不那么强烈。

  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
  黄帝问:有的患者对针刺很敏感,下针后很快得气,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岐伯答道:这是因为人的阴阳均衡协调,气血濡润和畅,所以进针以后就很快出现得气的反应。

  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
  黄帝又问:有的人在起针以后,才出现反应,其内在的机制是什么呢?

  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岐伯回答说:因为这种人多阴而少阳,阴的性质主沉降,阳的性质主升浮,阴偏盛则沉潜敛藏占优势,所以针刺时反应迟缓,当出针以后,阳气随其针而上浮,才出现反应。

  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
  黄帝问:经过几次针刺治疗才出现反应,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岐伯答道:这是因为这种人多阴而少阳,其气机沉潜至深,反应低下而气难至,对针刺极不敏感,所以通过几次针刺后才出现反应。

  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
  黄帝问:有的人刚刚进针即出现气逆晕针的不良反应,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麤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岐伯答道:进针后出现气逆晕针的不良反应,还有经过多次针刺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恶化者,并不是患者的体质阴阳偏盛偏衰,以及气机的升浮沉降造成的,这都是治疗粗疏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医生治疗上的失误,与患者的形气体质无关。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9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六十六 灵枢·百病始生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黄帝问岐伯道:各种疾病的开始发生,都是由…

  • 卷二十四 灵枢·厥病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厥头…

  • 卷二十八 灵枢·口问

      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于岐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  黄帝在闲暇独处的时候,屏退左右之后问岐伯说:我已经学到了九针针术方面的知识,也能判断阴阳顺逆的…

  • 卷六十五 灵枢·五音五味

      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徵,调左手阳明上。少徵与大(别本作太)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大(别本作太)角,调右手少阳下。大(别本作太)徵与少徵,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

  • 卷七十六 灵枢·卫气行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黄帝问岐伯说:我想听你谈一谈卫气在人体是如何运行的,什么时候出于体表,什么时候进入体内,又是在什么地方会合的呢?   岐伯曰:…

  • 卷六十八 灵枢·上隔

      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  黄帝问:因为气机郁结在上,形成食后即吐的上膈症,我已经知道了。至于因虫积在…

  • 卷五十八 灵枢·贼风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遮罩(别本作: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  黄帝问道:你经常讲到,人体发生疾病都是因为受到四…

  • 卷五十五 灵枢·逆顺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  黄帝问伯高说:我听说气血运行有逆(反常)顺(正常)之别,脉象有盛衰表现,针刺方法有总的原则,我能知道这些道理吗?…

  • 卷七十三 灵枢·官能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黄帝对岐伯道:我听…

  • 卷六十九 灵枢·忧患无言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  黄帝问少师道:有人突然因忧愁恨怒,引起张口说话但不能发音,是人体内哪条通道被阻塞了?又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