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七 灵枢·水胀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
  黄帝问岐伯道:水胀、肤胀、鼓胀、肠覃与石水等病症,如何进行鉴别呢?

  岐伯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岐伯回答说:水胀发病之初,病人的眼睑微肿,好像刚睡醒时的样子,人迎脉搏动迅疾,经常咳嗽,大腿内侧感觉寒冷,脚和小腿浮肿,最后发展到腹部胀大,水胀病就形成了。用手按压病人腹部,放开手时,被按压的凹陷随手而起,就好像按在盛水的袋子上一样,这就是水胀病的特征。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
  黄帝问:肤胀病怎样诊断呢?

  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岐伯答道:肤胀病是因为寒邪侵入皮肤之间引起的,病人表现腹部胀大,用手叩击腹部,响如鼓声,中空而不坚实,腹部胀大,全身浮肿,皮肤厚,用手按压腹部,放开手时凹陷不能随手而起,腹部皮肤颜色没有变化,这就是肤胀病的特征。

  鼓胀何如?
  黄帝问:鼓胀病的表现是什么样呢?

  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岐伯答道:鼓胀病的腹部胀大和全身肿胀的表现与肤胀病相同。只是膨胀病的肤色青黄,腹部的青筋暴露,这就是鼓胀病的特征。

  肠覃何如?
  黄帝问:肠覃的表现怎样呢?

  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岐伯答道:寒邪侵袭肠体外面,与卫气相互搏结在一起,正气不能荣旺,因而有所系结,积聚成癖而附着于内,于是恶气乘机而起,息肉随之而生。肠覃病初期,腹部的肿块像鸡蛋那样大,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也逐渐增大,完全形成时,腹部隆起好像怀孕一样,病程长的,可以历经数年。用手按压,肿块很坚硬,推之能够移动。月经仍旧按时来潮。这就是肠覃的特征。

  石瘕何如?
  黄帝问:石瘕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衄(别本作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岐伯答道:石瘕病灶在子宫中,由于寒邪侵犯子宫口,使子宫口闭塞,气血不能流通,本应按时排泄的恶血不能排泄,以致凝结成块而滞留在子宫中,随时间而逐渐增大,腹部隆起也像怀孕一样,但是月经不能按时来潮。患这种病的都是女性,可以用通导攻下以祛除瘀血的方法治疗。

  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
  黄帝问:肤胀和鼓胀病,可以运用针刺的方法治疗吗?

  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
  岐伯答道:治疗这两种疾病,应首先用针刺泻除胀大的血络,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调理相应的经脉。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治疗,都必须首先用针刺祛除血络中的瘀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99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七十一 灵枢·邪客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  黄帝问伯高道:邪气侵犯人体,有时使人不能闭目睡觉,卧不安枕,这是什么气造成的呢?   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

  • 卷十二 灵枢·经水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

  • 卷六十三 灵枢·五味论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 卷三十二 灵枢·平人绝谷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黄帝说:我想要了解人不饮食,一过七天就会死亡,这是为什么?   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榖三斗五升…

  • 卷八十一 灵枢·痈疽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

  • 卷十三 灵枢·经筋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

  • 卷七 灵枢·官针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别本作反)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

  • 卷七十二 灵枢·通天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  黄帝问少师说:我曾听说人有属阴属阳之分,什么叫阴人?什么叫阳人?   少师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

  • 卷六十一 灵枢·五禁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针刺治疗时有五禁,什么叫五禁呢?   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  岐伯回答说:五禁就是指凡是到禁日,对某些部位应避…

  • 卷七十七 灵枢·九宫八风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