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灵枢·论勇

  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
  黄帝问少俞道:假如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行为举止一样,共同行走或是站立,年龄大小一致,穿着衣服的厚薄也相同。可是,突然遇到狂风暴雨等异常气候变化,有人生病,有人不生病,有时都发病,有时都不发病,这是为什么呢?

  少俞曰:帝问何急?
  少俞回答说:您想先了解哪方面的情况呢?

  黄帝曰:愿尽闻之。
  黄帝说:所有的问题我都想知道。

  少俞曰: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少俞说:春季吹的是暖风,夏季是热风,秋季是凉风,冬季是寒风。因为在四季分别感受不同风邪,所以发生疾病时就会有不同的证候。

  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
  黄帝问:四季不同的风邪分别侵袭人体,病人感受风邪会有什么区别呢?

  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
  少俞回答说:面色黄、皮肤薄、肌肉柔弱的人,脾气不足,经受不住春季虚邪贼风的侵袭;面色白、皮肤薄、肌肉柔弱的人,肺气不足,经受不住夏季虚邪贼风的侵袭;面色青、皮肤薄,肌肉柔弱的人,肝气不足,经受不住秋季虚邪贼风的侵袭;面色赤、皮肤薄、肌肉柔弱的人,心气不足,经受不住冬季虚邪贼风的侵袭。

  黄帝曰:黑色不病乎?
  黄帝问:面色黑的人,就不会感受风邪而发生疾病吗?

  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然,乃病。
  少俞答:面色黑而皮肤厚、肌肉坚实的人,肾气充盛,当然不会遭受风邪的侵袭。如果皮肤薄、肌肉不坚实、面色又不是始终保持黑色的人,到了长夏而感受虚邪贼风就会发生疾病。如果面色黑、皮肤厚、肌肉坚实者,即使在长夏遇到虚邪贼风,也不会发生疾病。面色黑、皮肤厚、肌肉坚实的人一定是寒邪已侵入体内,又感受风邪,外邪与内邪相结合才会生病。

  黄帝曰:善。
  黄帝说:讲得很好。

  黄帝曰:夫人之忍痛与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止;夫怯士之忍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夫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恐,遇痛不动;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见难与痛,目转面盻(别本作盼),恐不能言,失气惊(悸),颜色变化,乍死乍生。余见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黄帝问道:一个人能否忍受疼痛,并不是区分勇敢还是胆怯的依据。有的勇士遇到危难可以勇往直前,但却不能忍受疼痛,遇到疼痛就会畏缩不前;有的怯懦的人,听到危难就会恐惧,但却能忍受疼痛,遇到疼痛却能岿然不动。有的勇士遇到危难不惊恐,遇到身体疼痛也毫不畏惧动摇;有的怯懦的人,遇到危难和身体疼痛,就会头昏目眩,恐惧得说不出话来,惊悸失气,脸色大变,吓得死去活来。我见到过这种情况,但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想了解其中的道理。

  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
  少俞回答说:能否忍耐疼痛,是根据皮肤的厚与薄,肌肉的坚实与脆弱,以及纵缓与紧密的不同,不是根据性格的勇敢和怯懦来区分。

  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由然。
  黄帝问:我想了解人体性格的勇敢和怯懦,是从哪些形式表现出来的。

  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少俞回答说:勇士,两目深邃而目光坚定,眉毛长直而上扬,皮肤肌肉的纹理是横向的,心脏端正而向下垂直,肝脏大而坚实,胆囊大而胆汁充盈。发怒时,怒气充满胸中而胸廓张大,肝气上升而胆气横溢,眼睛瞪得很大,目光逼人,毛发竖起,面色铁青等,这就是勇士之所以成为勇士的原因。

  黄帝曰:愿闻怯士之所由然。
  黄帝又问:性格怯懦的人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骬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少俞回答说:怯懦的人,眼睛虽然很大却眼神不坚定,阴阳气血不协调,皮肤肌肉的纹理是竖向的,胸骨剑突短小,肝脏薄弱而软,胆汁不满胆囊松弛,肠胃僵硬而少弯,胁下空虚,即使发怒时,怒气也不能充满胸中,肝肺虽然因怒气而暂时上举,但是随着怒气的衰减,肝肺又重新下降,所以不能长时间地发怒,这就是怯懦人的怯懦的原因。

  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
  黄帝问:怯懦的人喝了酒以后发怒时与勇敢的人相似,是哪些脏腑发挥作用使他这样呢?

  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少俞回答说:酒是水谷的精华,由谷类酿造而成的液体,性质迅猛滑利。酒入胃后使胃胀大,气机上逆,壅滞胸中,使肝气上升,胆汁横逆。饮酒后,他的行为当然与勇敢的人相同,但是等到酒醒气衰以后,自己就会感到懊悔。这种人的表现虽然与勇敢的人非常相似,但并不是有意识地按照勇敢人的行为去做,是酒在体内所起的作用,所以称为“酒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9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5/05/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卷十六 灵枢·营气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黄帝说:营气的道理,摄入谷物是最宝贵的。五谷入胃,经过…

  • 卷三十二 灵枢·平人绝谷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黄帝说:我想要了解人不饮食,一过七天就会死亡,这是为什么?   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榖三斗五升…

  • 卷二十二 灵枢·癫狂

      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  眼角向外开裂于面颊一侧的,称为目外眦;内侧靠近鼻的,称为目内眦。上眼睑属于目外眦,下眼睑属于目内眦。   癫…

  • 卷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

  • 卷七十六 灵枢·卫气行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黄帝问岐伯说:我想听你谈一谈卫气在人体是如何运行的,什么时候出于体表,什么时候进入体内,又是在什么地方会合的呢?   岐伯曰:…

  • 卷五十四 灵枢·天年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黄帝问岐伯道:我想知道在人在生命形成之初,是以什么作为基础?又以什么作为护卫?丧失了什么便会死亡?…

  • 卷四十四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温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  黄帝说: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

  • 卷五十九 灵枢·卫气失常

      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搐(别本作蓄)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  黄帝问道:卫气留滞在腹中,蓄积而运行失常,无法到达它素常周流循行之处,人常…

  • 卷四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  黄帝问岐伯说:外邪伤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岐伯回答说:外邪伤人,大 会侵袭人体的上部。   黄帝曰:高下…

  • 卷七十五 灵枢·刺节真邪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刺法有五节之分,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矇,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