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六 神方·文蛤散

  治目弦肿,大小 成赤疮。

  五倍子(一两研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先洗,后以箸头点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2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2/03/2024
下一篇 04/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五十三 卷下·水沫疮

    小儿腿 间有疮,若以冷水洗之,寒气浸淫遂成大片,甚至不能步履。先以葱椒姜洗挹干,又以百花散糁之,外以膏药贴之,出尽毒水,十日全愈。

  • 卷五 卷中·太阴见证

      太阴湿土内属于脾,其脉弦紧,外证不呻吟,四肢不痛,身不甚热,时自汗自利,手足冷多痰唾,服保元丹、姜附汤,十日后汗出而愈。(此证温治若早,愈亦甚速,稍不审察,害人亦易。)又一证发…

  • 卷六十一 卷中·下注病

      贫贱人久卧湿地,寒邪客于肾经,又兼下元虚损,寒湿下注,血脉凝滞,两腿粗肿,行步无力,渐至大如瓜瓠。方书皆以消湿利水治之,损人甚多,令灸涌泉、三里、承山各五十壮即愈。(俗名苏木腿…

  • 卷八 神方·紫金丹

      此丹补脾肾虚损,活血壮筋骨,治下元虚惫,子宫寒冷,月信不调,脐腹连腰疼痛,面黄肌瘦,泄泻精滑,一切虚损之证。   代赭石(烧红醋淬七次) 赤石脂(制法同) 禹余粮(制法同)  …

  • 卷十九 卷下·老人便滑

      凡人年少,过食生冷硬物面食,致冷气积而不流,至晚年脾气一虚,则胁下如水声,有水气则大便随下而不禁,可服四神丹、姜附汤,甚者灸命关穴。此病须早治,迟则多有损人者。又脾肾两虚,则小…

  • 卷九 卷上·要知缓急

      夫病有浅深,治有缓急。(体认病情,而用药缓急合当,乃医家第一要着。)若急病而用缓药,是养杀人也。缓病而用急药,是逼杀人也。庸医遇病,不能必其何名,亦不能必其当用何药,概以温平试…

  • 卷三十九 卷下·斑疹

      (即痘子)   小儿斑疹,世皆根据钱氏法治之,此不必赘。但黑泡斑及缩陷等证,古今治之,未得其法,以为火而用凉药治者,十无一生。盖此乃污血逆于皮肤,凝滞不行,久则攻心而死。黄帝正…

  • 卷二十五 卷中·口眼斜

      此因贼风入舍于阳明之经,其脉挟口环唇,遇风气则经脉牵急,又风入手太阳经亦有此证。   治法:当灸地仓穴二十壮,艾炷如小麦粒大。左 灸左,右 灸右,后服八风散,三五七散,一月全安…

  • 卷七十 神方·分气丸

      治心腹痞闷疼痛,两胁气胀,痰涎上攻,咽嗌不利,能行气,化酒食。   黑丑(半生半熟取头末,四两) 青皮(炒) 陈皮(炒) 干姜(炮) 肉桂(各一两)   共为末,水法梧子大。每…

  • 卷二 卷上·须识扶阳

      道家以消尽阴翳,炼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故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又云:“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人至晚年阳气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