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果部·荔枝

释名
离枝、丹荔。

气味
实:甘、平、无毒。
核:甘、温、涩、无毒。

主治
实:
痘疮不发。有荔枝肉浸酒饮,肉亦吃下。忌生冷。
风牙疼痛。用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呃送不止。用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研为末,开水调下,立止。
核:
脾痛。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二钱,醋送下。数服即愈。
疝气。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磺四钱,共研为末,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不过三服见效。此方名“玉环来笑丹”。
睾热丸肿痛。用荔枝核、青桔皮、茴等分,各炒过,研细,酒送服二钱,一天服三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39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四十二 草部·胡黄连

    释名亦名割孤露泽。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伤寒劳复(身热,尿赤如血色)。用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两(去壳),加蜜半两拌匀,炒至微焦,研细,再加猪胆汁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

  • 卷八十八 木部·琥珀

    释名江珠。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镇心明目,止血生肌。用琥珀一两、鳖甲一两、京三 一两、延胡索半两、没药半两、大黄五分,一起熬捣为散。每服二一匙,空心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有特…

  • 卷一 草部·甘草

    释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 草、灵通、国老。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

  • 卷三十四 果部·榧实

    释名赤果、玉榧、玉山果。 气味甘、平、涩、无毒。 主治杀体内寄生虫。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减半。令发不落。用榧子三个、胡桃二个、侧柏叶一两,捣烂浸雪水中,梳头发…

  • 卷五十五 草部·白鲜

    释名鲜,音仙。亦名白 、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

  • 卷一百二十四 草部·防葵

    释名房苑、梨盖、利茹。 气味(根)辛、寒、无毒。 主治肿病。用记葵开为末,每服少许,温酒送下。癫狂邪疾。治方同上。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

  • 卷一百七十七 草部·黄药子

    释名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项瘿。用黄药子一斤,洗净,锉细,泡酒一斗,每日早晚饮酒一杯。忌一切毒物,并须戒怒。咯血、吐血。用蒲黄、黄药子,等分为…

  • 卷七 鳞部·守宫

    释名壁宫、壁虎、蝎虎、蝘蜓。 气味咸、寒、小有毒。 主治久年惊 。用守宫一个,剪去四足,连血研烂 ,加珍珠、麝香、龙脑香各二分,研匀,以薄荷 汤调服。先令病人吐过,或赶 下痰涎,然…

  • 卷二十一 土部·釜脐墨

    释名亦称釜月中墨、铛墨、釜煤、釜 、锅底墨。 气味辛、湿、无毒。 主治突然心气痛。用釜脐墨二钱,热尿调服。中恶。用釜脐墨五钱、盐一钱,研匀,热水调服。上吐下泻。用釜脐墨半钱、灶额墨…

  • 卷九 谷部·籼

    释名占稻、早稻。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