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谷部·粟

气味
粟米:咸、微寒、无毒。

主治
粟米:
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反胃吐食(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用粟米半升,捣成粉,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取七枚煮熟,放一点盐,连汁穿梭心吞服,或加少许醋吞下。
鼻血不止。用粟米粉小煮服。
汤米伤。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浓煎如糖,频搽伤上,能止痛,灭瘢痕。又方:粟米,半生半炒,研为末,酒调敷伤处。
粟泔汁:
眼热赤肿。用粟泔汁(淘粟水)发酸的沉淀,加生地黄等分,研匀摊天布上,方圆约二寸,贴目上熨热。药干即换。
疳疮月蚀。用粟泔汁沉淀敷涂。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53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五十六 草部·山慈姑

    释名亦名金灯、鬼灯 、朱姑、鹿蹄草、无义草。 气味(根)甘、微辛、有小毒。 主治面疱斑痣。用山慈母根每夜涂搽,早上洗去。牙龈肿痛。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汤随时漱口,漱后吐出。痈疽疔痛。…

  • 卷二百一十四 草部·莽草

    释名芒草、鼠莽。 气味(叶)辛、温、有毒。 主治贼风肿痹(风入五脏,恍惚)。用莽草一斤,乌头、附子、踯躅各二两,切细,以水和醋泡一夜。取出,和猪油一斤同煎,去渣 ,手蘸药汁摩病处几…

  • 卷三十一 草部·地榆

    释名玉豉、酸赭。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吐血。用地榆三两,加米醋一升,煮沸十多次,去渣汁,饭前热服一合。妇女漏下,赤白不止,人极黄瘦。治方如上。血痢不止。用地榆晒干,研细…

  • 卷十三 鳞部·白花蛇

    释名蕲蛇、褰鼻蛇。 气味(肉)甘、咸、温、有毒。 主治风瘫、疠风、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 、荆芥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两,熬成膏。每服一碗,酒…

  • 卷五 介部·蟹

    释名螃蟹、郭索、横行介士、无肠公子。雌名:博带。 气味咸、寒、有小毒。 主治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毒,治疟及黄疸,捣成膏兴疥疮、癣疮。捣出汁滴耳聋。

  • 卷五十一 兽部·鼫鼠

    释名硕鼠。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咽喉痹痛,一切热气,研末含咽,神效。

  • 卷一 百病主治·主治

      项强   【风湿】   防风:凡腰痛项强,不可回头,乃手足太阳症,必须用此。   荆芥:秋后作枕及铺床下,立春去之。   羌活、白芷、藁本、薄荷、菊花、贝母。   脚气   【…

  • 卷五十二 石部·紫石英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补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养肺气,治惊痫,蚀脓。

  • 卷十五 果部·柿

    气味烘柿:甘、寒、涩、无毒。白柿、柿霜:甘、平、涩、无毒。乌柿:甘、温、无毒。柿蒂:涩、平、无毒。 主治烘柿:肠风下血。用白柿烧灰,水送服二钱。小便血淋。有干柿三枚,烧存性,研为末…

  • 卷二十五 谷部·绿豆

    气味绿豆:甘、寒、无毒。绿豆粉:甘、凉、平、无毒。豆皮:甘、寒、无毒豆芽:甘、平、无毒。 主治绿豆:小儿丹肿。用绿豆五钱、大黄二钱,共研为末,加生薄荷汁和蜜,调匀敷涂。赤痢不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