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六十九 草部·骨碎补

释名
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耳鸣耳闭。用骨碎补削作细条,炮过,乘热寒耳中。
屙血。用骨碎补(烧存性)五钱,酒或米汤送下。
长久泄痢。用骨碎补研为末,放入猪肾中煨熟吃下,即止。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55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九 菜部·菘

    释名白菜。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 气味(茎、叶)甘、温、无毒。(子)甘、平、无毒。 主治(茎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 卷四十六 石部·砒石

    释名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苦、酸、暖、有毒。李时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以清水送服少…

  • 卷一百三十八 草部·鸭跖草

    释名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主治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喉痹。用…

  • 卷十六 禽部·乌鸦

    释名鸦乌、老雅,预、匹居、楚乌、大嘴乌。 气味(肉)酸、涩、平、无毒。 主治五劳七伤。用乌鸦一只,于其腹中装入栝楼瓤一枚和白矾少许,扎紧煮熟,分作四次服下。暗风 疾。用冬季捕得的乌…

  • 卷九十 木部·猪苓

    释名地乌桃。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伤寒口渴。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猪苓汤”。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用猪苓五两,研…

  • 卷二 虫部·蜜蜡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赤白痢(腹痛难忍,里急后重)。用黄蜡三钱、阿胶三钱,同熔化,加黄连末五钱,搅匀,分三次热服。极效。此方名“仲景调气饮”。热痢及妇女产后下痢。用蜡两个 子大…

  • 卷三十一 谷部·大豆豉

    释名(淡豉)苦、寒、无毒。(蒲州豉)咸、寒、无毒。 气味伤寒发汗(冰痛、身热、脉洪)。用葱白一小把、豉一升,棉裹住,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如不出汗,再服一次,并加葛根三两…

  • 卷七十一 木部·胡颓子

    释名蒲颓子、卢都子、雀我酥、半含春、黄婆奶。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水痢。用胡颓子(按:即成熟果实)煎水服。疮疥。用胡颓子根煎汤洗。吐血。用胡颓子根煎水饮服。喉痹痛塞。用胡颓子根…

  • 卷四十一 草部·黄连

    释名亦名王连、支连。 气味(根)苦、寒、无毒。 主治心经实热。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温服。小儿减量。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用黄连一斤,切小,加…

  • 卷四十九 草部·防风

    释名亦名铜芸、茴芸、茴草、屏风、 根、百枝、百蜚。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自汗不止。用防风,去掉芦头(按:芦头是指接近根部的叶柄残基),每服二钱,浮麦煎汤送下。又方:防风用面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