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一 草部·甘遂

释名
白泽、主田、鬼丑、陵泽、甘泽、重泽、苦泽

气味
(根)苦、寒、有毒。

主治
水肿腹满。用甘遂(炒)二钱二分、牵牛一两半,共研为末,煎为水剂,随时服用。
身面浮肿。用甘遂二钱,生研为末,放入猪肾中,外包湿纸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觉腹鸣,小便亦通畅,即是见效
肾水流注(腿膝挛急,四肢肿痛)。用上方加木香四钱,每用二钱,煨熟,温酒嚼下。泻下黄水为验。
大小便不通用甘遂五钱(半生半炒)、胭脂坏了十文,共研匀。每服一钱,加白面四两,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畅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钱煎服。
水鼓气湍。用甘遂、大戟各一两,慢火炙后,共研为末。每取二、三分,加水半碗,煎开几次,待温服下。不过十服见效。
脚气肿痛。和甘遂半两,木鳖子仁四个,共研为末。每取四钱,放入猪肾中,湿纸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汤送下。不过十服见效。
疝气偏肿。用甘遂、茴香,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痞症(发热、盗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浆水内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黄,研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每服一钱,临星时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腻鱼肉。
消渴。用甘遂(麸炒)半两、黄连两,共研细,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汤送下。忌甘草。
风痰迷心癫痫。用甘遂二钱,研为末,放在猪心里。缚紧 ,纸懈,煨熟。取药出,加辰砂末一钱,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过的猪心煎汤调下。以大便下恶物为效,否则须再次服药,此方名“遂心丹”。
小儿马脾风(风热喘促,闷乱不安)。用甘遂(包面中,煮过)一钱半、辰砂(水飞)二钱半、轻四化建设少许,共研为末。服时,先取少许浆不,滴入一为油,然后放药末二、三分在油上。等药下沉,去浆灌服。此方名“无价散”。
麻木疼痛。用甘遂二两、蓖麻子仁四两、樟脑一两,共捣作饼,贴患处。此方名“万灵膏”。内服甘草汤。
突然耳聋。用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内,口中嚼少许甘草。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4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三 鳞部·鳄鱼

    释名土龙。 气味(鳄鱼甲)酸、微温,有毒。 主治心腹症瘕、瘰疬瘘疮、崩中带下等。

  • 卷一 石部·铅丹

    释名又名黄丹、丹粉、朱粉、铅华。系用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 气味辛、微寒、无毒。 主治消渴烦乱。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服药后,宜吃荞麦粥。吐逆不止。用铅丹四两,加米醋半斤,煎…

  • 卷二十四 水部·洗手足水

    主治《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或食物复发,取一合饮之,效。 考释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宋代王怀隐等人著的《太平圣惠方》曰:“病后劳复,或因梳头,…

  • 卷十七 石部·雄黄

    释名亦名黄金石、石黄、熏黄。 气味夺、平、寒、有毒。 主治骨蒸发热(按:即今之肺结核)。用雄黄一两,加入小便一升中。另取方圆 尺的石板一块,以炭火烧热,把雄黄尿汁淋在石上,垫上薄毡…

  • 卷四十一 果部·枳

    释名蜜止矩、蜜屈律、木蜜、木饧、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木名白石木、交加枝。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止呕逆境,解酒毒。辟虫毒。

  • 卷七十二 草部·胡芦巴

    释名亦名苦豆。 主治小肠气痛。用胡芦巴炒过,研细。每服二钱,茴香酒送下。肾脏虚冷,腹胁胀满。用胡芦巴(炒)二两,熟附子、硫磺各七钱五分,共研为末,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

  • 卷三十三 菜部·莴苣

    释名莴菜、千金菜 气味(菜)苦、冷、微毒。 主治乳汁不有。用莴苣菜煎酒服。又方: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小便不通。用莴苣菜 捣烂,或用莴苣子捣成饼,贴脐…

  • 卷五十二 果部·婴奥

    释名燕奥、婴舌、山葡萄、野葡萄。藤名木龙。 气味(藤、根)甘、平、无毒。 主治目中障翳。取婴奥藤以水浸过,吹气滴嗔入眼中,热翳及赤白障可以消去。热淋。用野葡萄根七钱、葛根三钱,加水…

  • 卷十二 介部·淡菜

    释名壳菜、海 、车海夫人。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腹内冷痛、结块、崩中带下,壮阳,止痢,消宿食,治瘿气。

  • 卷七十三 木部·郁李

    释名车下李、爵李、雀梅、常棣。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小儿惊痰实,二便不通。用大黄(酒浸后炒过)、郁李仁(去皮,研为末)各一钱,滑石末一两,一起捣和成丸子,如黍米大。二岁小儿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