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六 草部·大戟

释名
邛钜、下马仙。

气味
(根)苦、寒、有小毒。

主治
水肿喘包。用大戟(炒)二两、干姜(炮)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姜汤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水病肿满。用大戟、当归、橘皮各一两,切碎,加水二升,煮取七俣,一次服下,病重者,再服一次可愈。病愈后,一年之内须慎饮食,不吃刺激性大的东西。
水肿腹大(或遍身浮肿)。用枣一半,放锅内,上面盖着大戟的根、苗,加不加盖煮熟,随时取枣吃下,枣尽病愈。又方:大戟、白牵牛、木香,等分为末。每取一钱,纳入剖开的猪肾中,用湿纸包好煨熟,空心吃下。
牙痛。把大戟放口中齿痛处,咬定。止痛效果好。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264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4/03/2025
下一篇 06/06/2025

相关推荐

  • 卷二百零六 草部·玉簪

    释名白鹤仙。 气味(根)甘、辛、寒、有毒。 主治捣汁服,解一切毒,下骨鲠,涂痈肿。 附方玉簪气味同根,可治蛇虫咬伤(捣汁和酒服,以渣敷伤处)。

  • 卷二百二十五 草部·木鳖子

    释名木蟹。 气味(仁)甘、温、无毒。(现代认为:木鳖子有大毒,不可食)。 主治酒疸脾黄。用木鳖子磨醋服一、二碗,有腹泻即见效。脚气肿痛。用木鳖仁,先切开。麸炒过,再切碎重炒,去油至…

  • 卷二十二 菜部·波菜

    释名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气味(菜、根)甘、冷、滑、无毒。 主治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 卷四十二 谷部·酒

    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薏苡仁…

  • 卷十 菜部·芥

    气味(茎、叶)辛、温、无毒。(子)辛、热、无毒。 主治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漆疮搔痒。用芥菜煎汤洗浴。痔疮肿痛。用芥菜捣烂,作成饼,贴肿处,或坐在饼上。感…

  • 卷一 火部·炭火

    释名炭能生火,但治病用的是炭或炭灰,并不是直接用炭火。 主治木炭可治以下诸病:误吞金、银、铜、铁入腹。用炭烧红,趁热捶成细末,煎汤喝下。如无效,便刮取炭末三钱,井水调服,无效再吃,…

  • 卷二百五十 草部·藤类(12种)

    主治甘藤:亦名甜藤。断藤流汁,甘美如蜜。有解毒和血之效。含水藤:解渴、防 。天仙藤:疗水肿,解疝痛。紫金藤:补男子肾,敷恶疮肿毒。南藤:治风。清风藤:治风湿麻痹。百灵藤:治风痹。紫…

  • 卷一百一十八 草部·天名精

    释名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 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 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 气味(叶、根)甘、寒、无毒。李明珍说:“…

  • 卷二十一 鳞部·鲥鱼

    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补虚劳。蒸出来的油,涂汤火伤。很有效。

  • 卷十一 土部·蚯蚓泥

    释名亦名蚓蝼、六一泥、蚯蚓粪、地龙粪。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热疟(恶寒轻,发烧重)。用蚯蚓泥和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丸子做成,在朱砂中滚一下)。每服三丸。忌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