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说意》_腹痛腹满

伤寒胸中有热,腹中有肝胆之邪,肝邪克脾,则腹中疼痛,胆邪克胃,则欲作呕吐,是中脘虚寒,肝脾下陷而胆胃上逆,相火郁升而生上热也。宜黄连汤,黄连清上逆之相火,桂枝达下陷之风木,干姜温脾家之寒,半夏降胃气之逆,参、甘、大枣,补中脘之虚也。

若本太阳之表病,医不解表,而反下之,土虚木贼,因而腹满时痛者,是属太阴脏病,宜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达肝气之郁,芍药清风木之燥也。

其大实痛者,风木贼土,郁结成实,宜桂枝加大黄汤,泻其土郁也。

太阴为病,而脉候软弱,便是脾阳之虚,其人续当自行便利,设当用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气虚弱而易动也。

【70】黄连汤 七十七

黄连三两 甘草炙,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服。

【85】桂枝加芍药汤 七十八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86】桂枝加大黄汤 七十九

桂枝去皮,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304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人体使用手册》

    《人体使用手册》 ID:13634 / 打印 《人体使用手册》

  • 《伤寒说意》_衄血

    伤寒皮毛外闭,卫气莫泄,经脉郁隆,而傍无透窍,势必上寻出路,发于鼻孔。卫气升腾,冲逼营血,随而上溢,是为衄证。衄则卫泄病除,亦同汗解。但营血上溢,损伤颇重。此麻黄、青龙之证,失不早…

  • 《伤寒说意》_厥热胜复

    手足逆冷,则名为厥,其所以厥者,以其阳上而不下,阴下而不上,不相顺接之故也。不顺则逆,故曰厥逆。盖四肢秉气于脾胃,脾胃者,阴阳升降之枢轴,脾升胃降,阴阳交济,土气温和,故四肢不冷。…

  • 《伤寒说意》_拼音索引

    B 白虎加人参汤14 白虎汤14 白散16 白通加猪胆汁汤70 白通汤69 白头翁汤79 半夏散67 半夏泻心汤60 C D 柴胡桂枝干姜汤59 柴胡桂枝汤5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5…

  • 《伤寒说意》_太阳风寒抵当汤证

    太阳表寒不解,经热内传,结于膀胱。膀胱者,太阳之腑,经腑合邪,热结血分,则其人如狂,以心主血而藏神,血热则神乱也。其结血自下者愈,结血不下,必须攻之。若经证未解,不可攻也,攻之恐卫…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八)

    太阴以湿土主令,其经起足大指,循内踝,入腹,上膈,挟咽喉而连舌本。太阴为三阴之长,太阳经病不解,营卫内郁,自阳明而少阳,四日必传太阴之经。若脏阴素旺,则不拘何日,自经入脏。入脏则必…

  • 《伤寒说意》_便脓血

    少阴病二三日,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以至日久而便脓血者,此水寒土湿,脾陷肝郁,而为痛泄,乙木不达,血必下瘀,以血司于肝,温则升而寒则陷,陷而不流,湿气郁腐,故化为脓…

  • 《伤寒说意》_痛满吐利

    太阴与阳明为表里,而升降不同,燥湿异性。燥不偏盛,则阳明右降而化浊阴,湿不偏盛,则太阴左升而化清阳,表里匀平,是以不病。阳明病则胃燥而气逆,故多呕吐,太阴病则脾湿而气陷,故多泄利。…

  • 《伤寒说意》_提纲 (卷三)

    卫气为阳,风伤卫者,病发于阳也。卫伤则遏逼营血,而生里热。血化于脏,脏阴衰者,多传阳明之腑。营血为阴,寒伤营者,病发于阴也。营伤则束闭卫气,而生表寒。气化于腑,腑阳弱者,多传太阴之…

  • 《伤寒说意》_急下三证

    土胜之极,则成下证。若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是土燥而水亏,失期不下,水涸则死,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若自利清水,其色纯青,心下疼痛,口中干燥者,是土燥水亏,伤及肝阴,当急下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