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秘方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结石的统称,多数与胆囊炎同时存在,病人以中年女性为多见。包括胆囊、胆总管和肝内胆管结石等。其中胆管结石远较胆囊结石为多,术后残余结石或复发结石的发生率也较高。按结石成分分为胆固醇结石、胆红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按结石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其临床表现取决于阻塞的程度和有无感染,又因胆石所在部位不同症状亦稍有差异。当结石阻塞胆总管、继发急性胆管炎时,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寒战高热、黄疽,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出现中毒1性休克1,以及高热、谵妄、神志改变甚至昏迷。肝内胆管结石表现颇不典型,以右上腔持续闷胀不适,隐痛,伴不规则畏寒、发热或不对称的肝肿大,肝区叩击痛较为常见;患者多有反复发作史,晚期由于炎性纤维化而肝萎缩或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而有门脉高压。患者应合理饮食,多吃清淡之品,忌食肥甘醇厚之品,忌郁怒及过度劳累,并积极防治肠道寄生虫病。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胁痛”、“黄疸”、“胃脘痛”、“心下痛”等范畴,其病是因热积郁滞胆汁,饮食伤及脾胃,湿热阻滞中焦,情志忧郁不畅致肝气不舒,气滞血瘀,肝胆疏泄失常而发病。临床常见的证型有:1.肝胆瘀热型:证见寒战高热,右胁及脘腹疼痛拒按,黄疽加重,尿少色赤,大便秘结,舌苔黄燥或黄黑,舌红绛,脉细无力,或伴神昏谵语。2.肝胆湿热型:证见起病急剧,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厌食,口苦咽干,口渴,寒战高热,发病后2—3天出现程度不同的黄染,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3.气滞型:证见右上腹间歇性的闷痛或隐痛,时或绞痛,间歇时如常人;常有口苦、食欲不佳,或食后脘痞,或有轻度巩膜黄染,小便清利或黄,舌淡红,苔白或微黄,脉弦。一、可选用的西药胆结石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体外震波碎石等方法,手术治疗为有效的根治方法。可选用的药物有:1.促进胆汁分泌的药物:(1)50%硫酸镁:每次口服50ml,一日3次。(2)利胆酸:每次口服0.2g,一日3-4次。(3)去氢胆酸(脱氢胆酸):口服每次0.25—0.5g,一日3次。静脉注射一次0.5g,以后根据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至每日2g。(4)柳胺酚(利胆酚):每次口服0.25-0.5g,一日3次,饭前服用。(5)氧甲烟酰胺(利胆素):每次口服1—2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6)三乙丁酮(三乙氧苯酰丙酸):每次口服40mg,一日3次。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427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羌活胜湿汤治疗夹湿感冒

    风寒风热分清后,不同兼夹还须明。长夏梅雨多夹湿,头痛如裹骨节疼。身热不扬口甜淡,羌活胜湿不可无。羌活独活蔓荆子,川芎藁本草防风 羌活胜湿汤: 羌活10g 独活10g 川芎6g 蔓荆…

  • 方剂20

    朱砂0.3克,全当归、高梁米各12克。[制用法]共研末,用猪心血调丸。晚上临睡前服。[适应证]心烦不眠和常年服安眠药者。

  • 远志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远志是养心安神的中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有安神、化痰的功效。 远志也称细草、小鸡腿、小草根。 【气味】性温,味辛、苦,入心、肾、肺经。 【功效与作用】安神益智,祛痰,解郁,用…

  •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小儿初期猩红热

    出疹传染猩红热,烂喉丹痧和发热。全身密布赤痧点,肺胃蕴毒邪热结。蕴毒上攻咽肿痛,外出肌表猩红疹。 注:猩红热中医称“烂喉丹痧”或“疫喉痧”。为儿科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

  • 民间补血方法6

    鲜牡蛎250克。将其洗净,用黄酒、食盐、葱姜腌泡半小时后,取出,人火上烤熟,即可。佐餐食用。牡蛎的保健作用古已载之。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一书就记载:牡蛎“气味甘温无毒。煮食,治虚损…

  • 提脚跟走路治痔疮

    痔疮是一种不易治愈的疾病,有个简单的治疗方法,那就是提脚跟走路。因为走路的时候,一旦脚跟提起,脚趾一受力,就牵动肛门肌肉的紧缩,左右臀部肌肉一张一弛,使痔核的淤血有所改善,这对病情…

  •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 心脑卷》

    图书介绍:《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心脑卷》精选18名国医大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证医案220多例,涉及20多个心系相关病症,每案后均附有按语,展示了国医大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证思辨特…

  • 治疗不孕症的偏方16

    紫石英15-30克,川椒1.5克,川芎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丹皮、香附、赤白芍各9克,桂心6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排…

  • 治疗肺结核的偏方6

    石决明12克,地骨皮10克,银柴胡6克。[制用法]将石决明研碎与其他两味共煎汤服。[适应证]低热不退。

  • 增白方七

    生半夏不拘多少。将半夏焙干,研为细末,米醋调匀,贮瓶备用,涂敷面部,从早至晚频涂,3日后用皂角汤洗下。本方散结行瘀,祛风白面,细面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