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痈的中医治疗验方

湿热火毒入小肠,结于脐中而成痈。脐痈生于肚脐中,急性化脓病非轻。初起微肿微胀痛,渐肿如瓜高若铃。伴有寒热势酿脓,色白色红触痛疼。溃出脓水无臭味,脓稠脓厚易敛轻。溃出臭脓夹粪块,成为脐漏口难收。

注:脐痈是生于脐中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结于脐中,血滞毒凝而成脐痈。

初起微肿微胀微痛,渐渐肿大如瓜,高突若铃,皮色或红或白,触之疼痛。若伴有寒热往来,患处憋胀,预示正在酿脓。溃出脓无臭味,脓液稠厚,易于收敛,其症属轻。溃出脓水臭秽,或夹有粪块粪汁,同时脐孔正中下方有条状硬结者,往往成为脐漏,难于收口。

脐痈湿热火毒生,清火解毒和利湿。黄连黄芩生栀子,生地木通苍黄柏。泽泻二苓生甘草,银翘公英野黄菊。

方药:黄连8g 黄芩10g 生栀子10g 木通8g 苍术8g 细生地15g 黄柏10g 茯苓10g 生甘草6g 猪苓10g 泽泻10g 蒲公英30g 银花30g 连翘10g 野菊花15g

注:脐痈多因湿热火毒凝聚而成,治宜清火解毒利湿。

黄连,黄芩,生地,生栀子泻心脾之热,清火解毒;木通,苍术,黄柏,茯苓,猪苓,泽泻清热利湿,湿利则毒解,且苍术除祛湿外,还有健脾益胃之功;银花,连翘,公英,野菊花,甘草清热解毒消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6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牙出血

    每次用藕节半两,花生红衣1钱,煎一碗汤,漱口并咽下,一日二次,连用3天有特效。

  • 五味牵正散治疗高血压、中风偏瘫、癲痫、面瘫、湿毒疮的医案

    多年来用五味牵正散治疗高血压、中风偏瘫、癲痫、面瘫面部抽搐及湿毒疮等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以下是点滴体会。 方剂组成:蜈蚣三条去头足、全蝎二钱去盐、僵蚕三钱炒、地龙三钱、蝉蜕三…

  • 中医选方用药的原则及常用中药的配伍

    为医之道,贵在辨证,辨证当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四诊八纲,然后得出“证”的概念。有证要有方,有方要有药,是以理、法、方、药,是中医临床之要素。其中选药尤为重要。药有四气五味,必须配…

  • 羊痫风的中医治疗验方

    痫症俗名羊痫风,突然昏仆不识人。口吐涎沫四肢抽,醒后常人一般同。屡发屡止因何在,风火痰食恐吓惊。 注:痫症以突然昏仆倒地,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屡发屡止,止后一切…

  • 宫颈癌方六

    黄芪45克,当归15克,香附12克,三棱、莪术、知母各15克,水蛭30克,鸡内金.15克,山豆根60克,桃仁、党参、炮山甲各15克,蚤休60克。将药共研细末来压片或成丸,每日服2-…

  • 骨刺

    (骨质增生)狗骨头二两,砸碎炒黄,浸白酒(是指50度以上的白酒)1斤,三日后用生姜蘸酒擦患处,一日三次(最好带喝此酒一蛊),需用半月可治愈。

  • 天门冬粥

    【来源】《饮食辨录》【原料】天门冬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制作】1.将天门冬水煎,去渣取汁。2.将粳米加入天门冬汁煮粥,候熟,入冰糖少许。稍煮即可。【用法】空腹食用。【功…

  • 不孕症方十二

    大熟地、巴戟天各扣克(盐水浸),土炒白术30克,人参、生黄芪各15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6克,柴胡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本方出自《傅青主女科》,适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

  • 治疗风心病,风湿病的中药配方

      1.葎玉汤方歌 风湿热病易侵心,茟草玉竹茶树根。柳枝茯苓与炙草,除湿清热又存津。 注:葎玉汤乃余治风心病、风湿活动期之基本方。由葎草30克 玉竹15克 老茶树根30克 嫩柳枝1…

  • 名老中医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医案

    林某,女,37岁,成都某厂工人。初诊:1977年8月24日。患者两周前开始头痛发热、周身酸痛、鼻塞、咳嗽流泪,在该厂职工医院诊断为感冒。服一般感冒药后头痛加重,卧床不起,自觉头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