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的中医治疗秘方

1、竹茹清胃饮
来源 姚子扬,《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 竹茹12克,芦根30克,蒲公英15克,枳壳、石斛各10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日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每周服5剂。
功用 轻清凉润,理气止痛。
方解 方中竹茹、芦根性味甘寒,善清胃热,止呕哕;公英甘苦而寒,清热解毒,为清胃之要药;枳壳、白芍,薄荷疏肝、柔肝和胃、行气止痛;石斛、麦冬滋养胃阴。诸药配伍为用,能清胃消炎、舒肝止痛,且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以利消化道炎症、溃疡之修复。本方用药轻灵,清热而不伤胃,养阴而不恋邪,且无壅滞之弊。有病可治,无病可养,寓治于养之中,故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溃疡偏热者之良方。
主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偏热者。其特征是:胃脘轻痛、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胃无大热,服清胃散太过者。
加减 胃脘痛甚者,重用芍药(30~60克),甘草、加元胡15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加儿茶10克,瓦楞子粉15克,去石斛;口渴者,加生石膏15克,渴止即去之;便干者,加全瓜蒌20~30克;呕吐者,加生姜10克。
疗效 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2、清中消痞汤
来源 李寿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 太子参、麦门冬各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芍10克,炒栀子、丹皮各7.5克,青皮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 养阴益胃,清中消痞。
方解 本方系由《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加味组成。方中以太子参、甘草补中益气,以助脾胃之气阴;麦门冬甘寒清热,养阴益胃;制半夏和中降逆以消痞;青皮理气疏肝导滞以散痞;柴胡疏肝解郁以畅胃;生白芍和中缓急以抑肝和胃;栀子清泄三焦郁火;丹皮凉血清泄阴火;丹参凉血祛瘀调养胃;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太子参、麦门冬之补,柴胡之升,青皮、半夏之降,栀子、丹皮之清,白芍、甘草之和,丹参之消,合诸补、消、清、和、升、降于一炉,共奏养阴益胃、清中消痞之效。
主治 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呆食少,大便燥秘,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脉细或数等,证属阴虚者。
加减 泛恶欲呕者加竹茹、茯苓;口干舌燥者加黄连、生地,太子参易沙参;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气逆咽梗不适加旋覆花、生赭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乌梅;大便溏薄加山药、扁豆,减栀子、丹皮量;头眩目涩者加枸杞子、甘菊,去柴胡。
疗效 多年应用,效果颇著。

3、和中消痞汤
来源 李寿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 党参15克,制半夏10克,黄连3克,丹参、蒲公英、白芍各15克,炙甘草6克,干姜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 益气健胃,辛开苦降,和中开痞。
方解 本方系由《伤寒论》半夏泻心汤、芍药甘草汤、理中汤等方化裁而成。方中党参、炙甘草补中气、健脾胃;制半夏燥湿化痰,与党参同用助运化祛痰湿,以消痞结;黄连清热燥湿;干姜温中祛湿,三药合用,辛开苦降为和中消痞之主药;蒲公英苦味健胃,有清热和中之效;白芍缓急止痛,与甘草合用酸甘化阴以益胃阴而防燥药之急;干姜与甘草合用,辛甘化阳,以扶脾阳而化寒湿之邪。两组药对配伍有益阴济阳、调和寒热之功;伍丹参养血活血,寓补于消以和胃通络。诸药配伍合用,共奏益气健胃、调和寒热、辛开苦降、和中开痞之效,且收效颇著。
主治 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闷胀,或脘腹痞满、嘈杂不舒、似痛非痛、饭后饱胀明显、纳呆食少、口苦口黏、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象弦滑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痰湿中阻,寒热夹杂之胃痞症。
加减 胃痛明显加元胡、香橼皮;胃中冷倍加干姜、肉桂;灼痛口干者干姜易炮姜,加石斛;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枳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等。
疗效 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4、清胃方
来源 张镜人,《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
组成 徐长卿、平地木各15克,旋覆花(包)9克,代赭石(先煎)、丹皮各15克,赤芍、制香附各12克,延胡索、连翘各9克,水炙甘草5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 和胃清热,理气止痛。
方解 肝气失于疏泄,郁热犯胃,症见纳减神疲、中脘胀满、隐隐疼痛、得噫嗳气稍舒。方中徐长卿、平地木健胃止痛;制香附、延胡索理气、行滞、止痛;旋覆花、代赭石平逆除噫;丹参、赤芍调营活血;连翘、甘草清热缓急。诸药合用,功效非凡。
主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
疗效 屡用屡验、效佳。

5、益气养阴汤
来源 危北海,《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 当归、白芍、黄芪、白术、茯苓、泽泻各15克,甘草10克,青黛15克,白芨12克,黄连9克,陈皮、蒲公英各15克,三七面1克(冲服)、沉香面1克(冲服)。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饭后1小时服。
功用 益气健脾、清热和胃、活血止痛。
方解 慢性浅表性胃炎(气阴不足型)。
疗效 多年应用,效果颇佳。
附记 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多获良效。

6、加味黄芪建中汤
来源 杨泽民,《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 黄芪20克,桂枝、白芍各10克,煅瓦楞30克,延胡索10克,虎杖20克,生姜3克,甘草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300毫升,痛前服100毫升,日服3次。
功用 益气温中、制酸疗嘈杂。
主治 慢性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之属中焦虚寒胃脘痛,或伴嘈杂泛酸者。
疗效 屡用屡验,坚持治疗,每获良效。

——本文摘自《秘方求真》一书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35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完带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

    带下量多质清稀,无有腹痛寒湿阻。党参山药苍白术,白芍柴胡陈芥穗。甘草苡仁车前子,茯苓萆薢共茵陈。 慢性盆腔炎如属寒湿内阻,无腹痛,仅有带下,其质清稀,可用完带汤加味祛湿健脾胜寒。 …

  • 子宫脱垂

    每次用韭菜半斤,水2斤煎开,洗会阴部,一日二次,洗4天。

  • 银耳的功效与作用,银耳的做法吃法大全

    银耳的基本介绍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

  • 失眠的诊断

    失眠发病率很高。新近多种流调资表明美国家中失眠的患病率为35.2%。失眠发生面也很广,不管是健康1者,男性或女性,老人或表年,城市人或乡村人均可发生。失眠者也见于各种精神、神经及内…

  • 失眠的类型

    1、短暂性失眠(小于一周)大部分的人在经验到压力、刺激、兴奋、焦虑时;生病时;至高海拔的地方;或者睡眠规律改变时(如时差;轮班的工作等)都会有短暂性失眠障碍。这类失眠一般会随着事件…

  • 减肥秘方

    功能:排毒、降压、修身。材料:酒蒸大黄、芒硝、山栀子、当归、芍药各5钱(15克),麻黄、防风、荆芥、薄荷、白术、黄苓、石膏、桔梗、连翘、川芎各1两(30克),甘草2两(60克)、滑…

  • 旱连草

    旱连草;甘,酸,寒。肝,肾。须发早白,失眠,吐衄咳血。

  • 肺癌方十

    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各20克,黄芩15克,猪芩、大蓟、小蓟各20克,三七6克(冲服),元胡、黄芪、党参、薏苡仁、生半夏各20克,守宫2条(为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出自《广西…

  • 冬瓜瓤美容方

    冬瓜瓤是古今常用的美容品。用新鲜冬瓜瓤擦拭颜面及全身。可使皮肤光泽白润。正如李时珍所言:“(冬瓜瓤)洗面澡身,去黑渍,令人悦泽白皙。”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高血脂症、心肌全面供血不足

    丁某某,女,53岁,四川某学院副教授。1981年9月8日初诊。自诉:患高血压病已经二十多年,1972年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冠心病、高血脂症、心肌全面供血不足。最近在某医院检查,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