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肩关节周围炎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同时配合功能锻炼。所有患者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2例中治愈27例,好转23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6.2%。结论: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 柴胡桂枝汤 功能锻炼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主要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等软组织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损伤和退变,从而引起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1-2]。在中医中,有许多种称谓来称呼此病,如有的患肩周炎的患者,觉得会有冷气窜入肩部,所以有时称之为“漏肩风”;而有的患者在患病之后,其肩部的活动受到明显的限制,所以有时称之为“冻结肩”;肩周炎的好发年龄段在>50岁,所以又被称为“五十肩”等。患有肩周炎的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并且伴有局部的肌肉粘连和萎缩。由于疼痛较重,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病程较长,严重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3]。近5年来,笔者应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肩关节周围炎患者52例,男16例,女36例,年龄49~70岁,平均61.2岁;病程2.5~14个月,平均6.5个月;发病部位左肩29例,右肩23例。

诊断标准:对于入组的所有患者,其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4]:①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为慢性发病,多见于体力劳动者。②肩部疼痛逐渐加重,不能侧卧于患侧,昼轻夜重,常因劳累及天气变化而诱发。③肩部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上臂上举、外旋等活动中,受限明显。⑤肩部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纳入标准:①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②同意采用本方案治疗。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或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②其他肩外疾病如颈椎病等引起的肩痛。③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对中药过敏者。④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确切评价者。⑤患有精神病和血液病、高血压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的患者。⑥不能坚持治疗、资料不全或无法判断疗效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治疗方法:①药物组成:柴胡16 g,黄芩、半夏、生姜各10 g,党参、炙甘草各8 g,桂枝、白芍、片姜黄各12 g,大枣12枚。②服用方法:1剂/日,水煎500 ml,分早、晚服。7天1个疗程,1~3个疗程。③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做肩外展、后伸、屈、旋后等动作,并同时做“手拉滑车”“蝎子爬墙”等动作。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服药治疗1个疗程以上,肩部活动自如,疼痛消失。②有效:服药治疗1个疗程以上,肩部活动欠利,疼痛明显好转。③无效:服药治疗1个疗程以上,临床症状无改善,疼痛未缓解。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中,服药1个疗程23例,2个疗程18例,3个疗程11例。治愈27例,好转23例,未愈2例,治愈率51.9%,总有效率96.2%。

  讨论

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多累及背部,根据《灵枢·经别第十一》中描述的经络走行,肩背部在治疗中应抓住太阳经和少阳经。肩部为少阳经走行,治疗可选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背部为太阳经走行,治疗可选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两经之经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自止。

柴胡桂枝汤是治疗少阳兼太阳证的方剂,出于《伤寒论》146条,其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系指伤寒多日,表证未尽,邪入少阳而见表里同病。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两,合剂而成。一为合剂之首,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机;一为群方之冠,外证得之调和营卫,内证得之调理脾胃。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主调气,一主合营,两方合用气血双调而疗效甚佳。方中桂枝辛温,能活血、祛风湿、温通经脉、利关节;芍药入血分,能和血脉、缓急止痛;芍药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张仲景用之缓挛急、止疼痛。小柴胡汤中的柴胡舒畅气机、宣畅血脉、祛风湿消肿;半夏除湿消肿止痛;久痛入络,其血必结,加片姜黄破血散瘀,行气止痛。此方调和营卫、利枢机、通经脉、和气血,取攻补兼施之效。

本研究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1~3个疗程后,52例患者中27患者痊愈,治愈率51.9%,总有效率96.2%。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对于缩短病程、改善症状、恢复关节功能,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周秉文,陈伯华.颈肩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93.

[2] 李亚成.关于肩周炎的分类分型和治疗问题[J].光明中医,2008,23(6):832-833.

[3] 于天源.肩周炎[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831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保和丸,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小儿积滞食积

    食积脾胃运失职,日久气耗成疳积。积滞为实疳为虚,症侯复杂有多因。食滞中焦运不健,食欲减退恶心呕。腹胀腹泻体消瘦,疲乏懒动倦无力。食滞生热为滞热,又添烦躁和好哭。尿黄便干眠不实,喜饮…

  • 心肝血虚,下元不足,虚风上扰证的中医治疗医案

    王某,女,50岁,成都军区干部。初诊:1980年12月15日。自诉1年多来,常感头昏眩,发时恶心呕吐,不敢睁目,卧床不起,起则剧吐,天旋地转。平时十指至手腕发麻颤抖,肢凉,阵感心悸…

  • 治斑秃的中成药

    ⑴十全大补丸,每服10克,每日2次⑵养血生发丸,每服10克,每日2次⑶养血生发胶囊,每服4粒,每日2次⑷首乌片,每服5片,每日3次⑸当归片,每服5片,每日3次⑹杞菊地黄丸,每服6克…

  • 香发

    香发型具有香散润泽、馨香宜人的作用。主要用于香泽头发。多做油剂、洗剂、或撒剂使用。现代之香发剂、洗发水水品类众多,价格昂贵,多用西法从植物中提取。而中医传统方剂中早有所用,多为草植…

  • 《中药调剂与鉴别彩色图谱》

    《中药调制与鉴别彩色图谱》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 介绍中药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中药命名、中药性能、中药炮制、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第二部分 中药调剂,包括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中药调剂…

  • 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崩漏的中医辨证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和行经延长,祖国医学称为“崩漏”。大量的经血暴下叫“崩”;周期延长,淋漓不断称“漏”。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已婚妇女,则应首先想到病理妊娠流产、宫外…

  • 《方剂的配伍方法》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形式和手段,“配伍”是方剂学的核心,配伍规律是方剂配伍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概括。本书就是研究方剂配伍规律、作用实质、临床应用的专著。由著名方剂学家、…

  • 十月感冒

    (1)人参2钱、川芎3钱、薏以仁3钱、水2碗,用文火滚30分钟,服下见效(高血压者不可服)。(2)香蕉皮3枚、柑(桔子)皮3个,新鲜的金针3两,水4碗,滚10分钟就可喝,功效神奇。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脑溢血后遗症之遗尿不禁

    脑溢血病有后遗,遗尿不禁颇劳神。膀胱失约中气陷,补中益气加味宜。白术升麻参黄芪,陈皮柴胡益智仁。当归炙草桑螵蛸,桑椹五味肉桂心。 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0…

  • 胃结石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食黑枣过多,凝聚成积。【治法】消导攻积。【方名】加味小承气汤。【组成】制厚朴9克,枳实9克,生大黄9克,生山楂15克,生神曲15克,生麦芽15克,槟榔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