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七窍解·声音

  声音者,手太阴之所司也。肺藏气,而气之激宕则为声,故肺病则声为之不调,气病则声为之不畅。而气之所以病者,由于己土之湿。手阳明主令于燥金,手太阴化气于湿土,阳明旺则金燥而响振,太阴盛则土湿而声瘖。譬之琴瑟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阴晦而沉浊,燥湿之不同也。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旺则气聚而不泄,气通而不塞,聚则响而通则鸣。唇缺齿落而言语不清者,气之泄也;涕流鼻渊而声音不亮者,气之塞也。

  然声出于气而气使于神。《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盖门户之开阖,机关之启闭,气为之也。而所以司其迟疾,时其高下,开阖适宜,而启闭中节者,神之所使也。是故久嗽而音哑者,病在声气;中风而不言者,病在神明。声气病则能言而不能响,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声气出于肺,神明藏于心。四十九难:肺主五声,入心为言。缘声由气动,而言以神发也。

  闻之妇人在军,金鼓不振。李少卿军中有女子,击鼓起士而鼓不鸣。然则调声音者,益清阳而驱浊阴,一定之理也。

  茯苓橘皮杏仁汤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百合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

  百合桔梗鸡子汤

  百合三钱 桔梗三钱 五味一钱 鸡子白一枚

  煎半杯,去滓,入鸡子清,热服。

  治失声喑哑者。

  须发

  须发者,手足六阳之所荣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三阳之上者,皆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髭也。少阳之经,其荣眉也。太阳之经,其荣须也。足三阳之上者,亦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髯也。少阳之经,其荣须也。太阳之经,其荣眉也。凡此六经,血气盛则美而长,血气衰则恶而短。

  夫须发者,营血之所滋生,而实卫气之所发育也。血根于上而盛于下,气根于下而盛于上。须发上盛而下衰者,手足六阳之经气盛于上故也。《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冬时阳气内潜,而爪发枯脆,夏日阳气外浮,而爪须和泽。缘须发之生,血以濡之,所以滋其根荄,气以煦之,所以荣其枝叶也。

  宦者伤其宗筋,血泄而不滋,则气脱而不荣,是以无须,与妇人正同。

  然则须落发焦者,血衰而实气败,当于营卫二者双培其本枝,则得之矣。

  桂枝柏叶汤

  首乌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地三钱 柏叶三钱 生姜三钱 人参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须落发焦,枯燥不荣。

  黄涩早白,加桑椹、黑豆。阳衰土湿者,加干姜、茯苓。肺气不充,重用黄芪,肺主皮毛故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9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3/2024
下一篇 08/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一·天人解·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

  • 卷三·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府。以太阴为五藏之首,阳明为六府之长也。…

  • 卷一·天人解·营气运行

      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   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

  • 卷九·疮疡解·瘰疬根原

      瘰疬者,足少阳之病也。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其经自头走足,行身之旁,目之外眦,上循耳后,从颈侧而入缺盆,下胸腋而行胁肋,降于肾藏,以温癸水。相火降蛰,故癸水不至下寒,而甲木…

  • 卷二·六气解·六气从化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府,秉地气而生五…

  • 卷二·六气解·太阳寒水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

  • 卷二·六气解·阳明燥金

      燥者,阳明金气之所化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令而化燥;太阴以湿土主令,肺金从令而化湿。胃土之燥,子气而非本气,子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阴盛之家,胃…

  • 卷六·杂病解中·积聚根原

      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   《金匮》: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癥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缘瘀血癥聚,不在子宫,…

  • 卷四·劳伤解·阴虚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阳…

  • 卷五·杂病解上·杂病解

      病不过内外感伤,而杂病之传变,百出不穷。感伤者,百病之纲,百病者,感伤之目。譬如水火,源本则合,支派攸分,虽殊途而同归,实一致而百虑。   先圣既往,此道绝传,博考方书,乖讹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