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妇人解·经脉根原

  经脉者,风木之所化生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语。男子应日,女子应月。月满则海水西盛,鱼脑充,蚌蛤实,经脉溢;月晦则海水东盛,鱼脑减,蚌蛤虚,经脉衰。月有圆缺,阴有长消,经脉调畅,盈缩按时,月满而来,月亏而止者,事之常也。

  金主收敛,木主疏泄,金敛而木不能泄,则过期不来,木疏而金不能敛,则先期而至。收敛之极,乃断绝而不行,疏泄之甚,故崩漏而不止。木郁或中变为热,水郁则始终皆寒。其重者,亡身而殒命,其轻者,绝产而不生,非细故也。

  其凝而不解者,水寒而木郁也。肾肝阴旺,经脉凝冱,既堙郁而腐败,乃成块而紫黑,调经养血之法,首以崇阳为主也。

  盖经水之原,化于己土,脾阳左旋,温升而生营血,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也。《灵枢经》语。血藏于肝而总统于冲任,阴中阳盛,生意沛然,一承雨露,煦濡长养,是以成孕而怀子。譬之于土,阳气冬藏,水泉温暖,春木发扬,冻解冰消,暖气升腾,故万物生焉。使冬无地下之暖,虽有阳和司令,亦成寒谷不生矣。

  后世庸工,全昧此理。滋阴凉血,伐泄生阳,变膏腴之壤,作不毛之地,摧后凋之木,为朝华之草。目击此风,良深永叹!仲景垂温经一法,吹邹子之暖律,飘虞地之熏风,古训昭然,来者当熟复而详味也。

  闭结

  经脉闭结,缘于肝木之郁。血者,木中之津液也。木性喜达,木气条达,故经脉流行,不至结涩。木气郁陷,发生不遂,则经血凝滞,闭结生焉。

  乙木既陷,甲木必逆。乙木遏陷,温气不扬,则生下热;甲木冲逆,相火不归,则生上热。经脉燔蒸,而升降阻格,内无去路,则蒸发皮毛,泄而为汗。汗出热退,皮毛既阖,而经热又作。热日作而血日耗,汗日泄而阳日败,久而困惫尪羸,眠食废损。人知其经热之盛,而不知其脾阳之虚,误以凉营泻热之药投之,脾阳颓败,速之死矣。其肝胆固属燥热,其脾肾则是湿寒,治当分别而调剂之,未可专用清凉也。

  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乙木之温,即脾阳之左升也。水寒土湿,木气不达,抑郁盘塞,则经脉不通,以其生气失政而疏泄不行也。未有脾阳健运,木陷而血瘀者。其肝木之陷,咎在于脾;其胆木之逆,咎在于胃。己土不升,则戊土不降,中气莫运,故四维不转,非第肝胆之过也。若见其闭结,辄用开通,中气已亏,再遭攻下,强者幸生,弱者立毙,十全二三,甚非良法也。

  桂枝丹皮桃仁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桃仁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丹参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庶/虫)虫。脾郁,加砂仁。

  崩漏

  经脉崩漏,因于肝木之陷。肝木主生,生意畅遂,木气条达,则经血温升,不至下泄。生意郁陷,木气不达,经血陷流,则病崩漏。

  木气疏泄,血藏肝木而不致疏泄者,气举之也。气性降而血性升,气降于下,又随肝木而左升,血升于上,又随肺金而右降。血之在上者,有气以降之,血之在下者,有气以升之,是以藏而不泄也。肝木郁陷,升发不遂,气愈郁而愈欲泄。木欲泄而金敛之,故梗涩而不利;金欲敛而木泄之,故淋漓而不收。金能敛而木不能泄,则凝瘀而结塞;木能泄而金不能敛,则滂沛而横行。

  其原全由于土败。土者,血海之堤防也。堤防坚固,则澜安而波平,堤防溃败,故泛滥而倾注。崩者,堤崩而河决;漏者,堤漏而水渗也。缘乙木生长于水土,水旺土湿,脾阳陷败,不能发达木气,升举经血,于是肝气下郁,而病崩漏也。后世庸医崩漏之法,荒唐悖谬,何足数也。

  桂枝姜苓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干姜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漏。

  桂枝姜苓牡蛎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干姜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血崩。

  气虚,加人参。

  先期后期

  先期者,木气之疏泄,崩漏之机也;后期者,木气之遏郁,闭结之机也。其原总由于脾湿而肝陷。木气郁陷,不得发扬,则经血凝瘀,莫能通畅,无论先期后期,血必结涩而不利。

  其通多而塞少者,木气泄之,故先期而至。以经血上行,则血室不见其有余,必月满阴盈而后来,血陷则未及一月,而血室已盈,是以来早。其塞多而通少者,木不能泄,则后期而至。以木气郁遏,疏泄不行,期过一月,而积蓄既多,血室莫容,然后续下,是以来迟也。

  桂枝姜苓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水先期。

  姜苓阿胶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丹参三钱 首乌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水后期。

  结瘀紫黑

  经水结瘀紫黑,血室寒冱而凝涩也。血之为性,温则行,寒则滞,滞久则堙郁而腐败,是以成块而不鲜。此以土湿水寒,木气郁塞之故。庸工谓之血热,据其木郁生热,而昧其水土之湿寒,祸世非小也。

  苓桂丹参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丹参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经行腹痛

  经行腹痛,肝气郁塞而刑脾也。缘其水土湿寒,乙木抑遏,血脉凝涩不畅。月满血盈,经水不利,木气壅迫,疏泄莫遂,郁勃冲突,克伤脾藏,是以腹痛。

  中气不运,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之证。血下以后,经脉疏通,木气松和,是以痛止。此多绝产不生。温燥水土,通经达木,经调痛去,然后怀子。

  其痛在经后者,血虚肝燥,风木克土也。以经后血虚,肝木失荣,枯燥生风,贼伤土气,是以痛作也。

  苓桂丹参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丹参三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前腹痛。

  归地芍药汤

  当归三钱 地黄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后腹痛。

  热入血室

  经水适来之时,外感中风,发热恶寒,七八日后,六经既遍,表解脉迟,热退身凉,而胸胁痞满,状如结胸,语言谵妄,神识不清,此谓热入血室也。以少阳之经,下胸贯膈而循胁里。少阳厥阴,表里同气,血藏于厥阴,热入血室,同气相感,自厥阴而传少阳。甲木逆升,经气不降,横塞胸胁,故状如结胸。君相感应,相火升炎而烁心液,故作谵语。肝主血,心主脉,血行脉中,血热则心病也。

  盖经下之时,血室新虚,风伤卫气,卫气闭敛,营郁热发,热自经络而入血室,势所自然。宜清厥阴少阳之经,泻热而凉血也。

  柴胡地黄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地黄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表未解者,加苏叶、生姜。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79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3/2024
下一篇 08/03/2024

相关推荐

  • 卷一·天人解·五官开窍

      肝窍于目,心窍于舌,脾窍于口,肺窍于鼻,肾窍于耳。五藏之精气,开窍于头上,是谓五官。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五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

  • 卷八·七窍解·口病根原

      口病者,足阳明之不降也。脾主肌肉而窍于口,口唇者,肌肉之本也。《素问》语。脾胃同气,脾主升清而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唇口不病,病者,太阴己土之陷而阳明戊土之逆也。阳明逆则甲木不…

  • 卷一·天人解·经脉起止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府。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藏。六藏六府,是生十二经。经有手足不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阳明胃、太阳膀胱…

  • 卷五·杂病解上·咳嗽根原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胃土右转,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是以无痰;呼吸安静,上下无阻,是以不嗽。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堙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其多作于秋冬…

  • 卷十·妇人解·产后根原

      产后血虚气惫,诸病丛生,病则永年毕世,不得平复。弥月之后,气血续旺,乃可无虞。盖妊娠之时,胎成一分,则母气盗泄一分,胎气渐成,母气渐泄,十月胎完,而母气耗损十倍。寻常不过数胎,…

  • 卷一·天人解·五情缘起

      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肺之气燥,其志为悲。肾之气寒,其志为恐。脾之气湿,其志为思。盖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

  • 卷六·杂病解中·泄利根原

      泄利者,肝脾之陷下也。谷入于胃,脾阳升磨,精华归于五藏而化气血,糟粕传于大肠而为大便。水入于胃,脾阳消克,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气降洒,化而为水,注于膀胱而为小便。水入膀胱而不…

  • 卷五·杂病解上·反胃根原

      反胃者,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饮食容纳,赖于胃阴之降,水谷消磨,藉乎脾阳之升。中气健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化消,关门洞启,精华之上奉者,清空无滞,是以痰涎不生;渣滓…

  • 卷二·六气解·六气从化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府,秉地气而生五…

  • 卷一·天人解·形体结聚

      肝主筋,其荣爪;心主脉,其荣色;脾主肉,其荣唇;肺主皮,其荣毛;肾主骨,其荣发。凡人之身,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   皮毛者,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