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失眠的研究报告

失眠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睡眠或睡眠时间、深度及体力恢复的不足。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常早醒,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能入睡,常以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为主要表现,是睡眠障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1],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美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失眠患病率在1991年和1995年分别为36%和49%,其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分别有9%和12%患者长期性失眠,尤其在老年人和妇女中多见。目前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以及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失眠的发病率急剧上升[2]。笔者采用天王补丹加减治疗失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8月本院门诊和住院失眠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35~75岁,平均52.5岁;平均每晚睡眠时间4.5h。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平均每晚睡眠时间4.3h。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学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1)有失眠的典型症状,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它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晨醒过早,醒后不能再睡,醒后感不适、困乏或白天困倦。(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神经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活动。(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1.2.2排除标准凡由于手术、咳嗽、疼痛等,以及外界环境的干扰等因素引起者;妇女在妊娠期、哺乳期以及对本药过敏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肺等原发性疾病,且病情不稳定者;精神病患者,酒精依赖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2 统计学方法

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侧或双侧t检验,样本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

  3 治疗方法

3.1治疗组采用天王补心丹加减。药物组成:生地20g,人参10g,丹参20g,玄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天冬15g,当归10g,柏子仁15g,炒枣仁15g,茯神15g,远志12g。头晕头胀明显者加天麻15g祛风潜阳;噩梦纷纭者加龙骨30g,牡蛎30g;心烦口苦者加黄连6g;心情抑郁者加合欢花15g;烦躁不安者加琥珀5g冲服。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3.2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上海中瀚集团宁国邦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96)lmg,QN。2组患者均停用其它治疗本病药物,且晚餐后禁饮茶及咖啡,按时睡卧,排除心中杂念。2组均观察时间为15d。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失眠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4.2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2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

  5 讨论

失眠,又称不寐,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多由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原因引起。但总是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5]。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阴。失眠病因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虚证多有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引起阴阳失调,心神失宁。治疗当以滋阴降火,补益心血,交通心肾。本方重用生地,以滋肾水以补阴,水盛则能制火,一入血分以养血,血不燥则津自润,玄参、天冬、麦冬有甘寒滋润以清虚火之效,丹参、当归用作补血、养血之助,以上皆为滋阴、补血而设。人参、茯苓益气宁心,酸枣仁、五味子酸以收敛心气而安心神,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2组配伍以补阴血不足之本,以治虚烦少寐之标,标本并图,阴血不虚,失眠自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味子素对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均有影响,使之趋向平衡[6]。丹参、柏子仁、当归、枣仁、合欢皮均有镇静、催眠和安定作用,其中丹参对中枢的作用主要是对大脑皮层的抑制,从而产生镇静作用;酸枣仁主要影响慢波睡眠的深睡阶段,使深睡的平均时间延长,发作频率增加[7]。天王补心丹加减具有明显促进入睡、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瑞繁.失眠的评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07~209.

[2]周静媛,王涛.疏肝解郁、养血活血法治疗失眠症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8):20.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94.

[4]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5]周仲英,董建华,熊魁梧,等.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3~115.

[6]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200~317.

[7]翁维良,房书亭.临床中药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20~1214.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952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雀斑常用的偏方8

    茵陈20克,生地榆、老紫草各15克,赤芍10克,地肤子、土茯苓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清热凉血,消斑美容,适用于雀斑。

  • 针灸与心律失常的治疗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脏腑,阴阳,气血平衡失调所导致。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基本上是依据循经取穴原则,通过针刺作用,调节经络、脏腑之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趋于相对平衡而达到治疗心律…

  • 龙胆草是治疗膝关节积液的要药

    膝关节积液,与中医痰湿留滞骨节相似。膝为筋之腑,肝主筋,筋附于骨节,即关节处之滑膜、韧带(筋)为肝所主。风寒湿邪侵袭,郁而化热,火炼津液为痰;或因气机不利,聚湿为饮,水湿痰饮,停于…

  • 茵陈附子汤加味治疗湿困脾阳型黄疸肝炎

    湿困脾阳成阴黄,身目虽黄色暗晦。神疲畏寒四肢冷,六脉沉细苔白腻。治宜茵陈加附子,干姜术桂草苓泽。 方药: 茵陈附子汤加味: 茵陈30g 炮附子10g(先煎) 干姜10g 白术15g…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罗汉果,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其果实又名汉果、拉汉果、青皮果、罗晃子、假苦瓜等。罗汉果可鲜吃,但常烘干保存,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干果。罗汉果形似鸡卵,皮熟鲜果外皮呈绿色,经炭火…

  • 乙肝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发腹水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伴发腹水。 处方: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广郁金15克,法半夏12克,山药15克,云茯苓10克,杭白芍10克,醋柴胡10克,川朴15克,大腹皮30克,生甘草6克…

  • 鸦胆子治疗原虫痢的方法

    鸦胆子异名老鸦胆(《生草药性备要》)、鸦胆、苦棒子(《吉云旅钞》)、苦参子(《本草纲目拾遗》)、鸦蛋子(《食物名实图考》)、鸭蛋子、鸭胆子(《中药志》)、解苦楝(《广西中药志》)、…

  • 动脑多吃葱和蒜

    葱和蒜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新近的研究又发现,常食葱和蒜,还能降血脂、降血糖及降血压,甚至可以补脑。人的大脑活动所需能量是葡萄糖所提供的,而葡萄糖转变为能量则又离不开维生素B1的作…

  • 食管癌方二十七

    生地、赤芍、丹皮各15克,枸杞子30克,山萸肉10克,猪茯苓、地骨皮、石斛各15克,花粉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干蟾皮10克,元参、知母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 增白方三

    牵牛(炒)①克,香白芷、零陵香、甘松、瓜蒌根各60克,茶子、皂角末各120克。将药为细末,如常用法(以之洗面)令白嫩细白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