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84例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加味归脾汤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脾两虚证失眠采取加味归脾汤治疗安全性高,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失眠是主要表现为无法正常睡眠的病症,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重者则显示为彻夜难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无法正常生活。同时,因睡眠质量较差,导致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极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缓解症状,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有学者研究发现,采取中医辩证施治法对心脾两虚证失眠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在本组研究中,对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实施加味归脾汤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现进行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84例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失眠诊断标准[2]。男性51例,女性23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1.5±5.6)岁。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5.3±1.2)个月。纳入标准:18~70岁者;近期未使用任何失眠治疗药物;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日睡前服用安定片10mg/次,谷维素20mg/次,3次/d治疗。观察组使用加味归脾汤治疗,白术12g、党参20mg、黄芪12g、远志10g、当归12g、木香12g、朱茯苓18g、炙甘草6g、黄连6g、肉桂5g、丹参25g、合欢皮12g、夜交藤25g。每剂加400ml清水,煎煮至150ml药汁,1剂/d,2次/d口服治疗。2w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1.3观察指标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睡眠质量进行判断。总分0~21分,分数越高,显示睡眠质量越差。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制定的失眠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显效:恢复良好的睡眠状态,症状消失;有效:睡眠时间延长,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9.0软件,将所有数据录入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字2检验,P<0.05则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效果分析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1.43%,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PSQI评分对比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认为[4],睡眠质量与人体阴阳平衡相关,气血充足、脏腑调和则心神安定。因此,则认为心虚胆怯、心脾两虚、肝肾不足为失眠的主要发病机制,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因脾失健运,则气血化源不足,无法心神安定,则出现心神不安,无法入睡等症状,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心情抑郁、急躁及易怒,同时,也会出现口苦胁痛等表现,为肝郁化火证。加味归脾汤,可起到解郁安神之效。方中黄芪可起到补中益气之效,当归可活血补血。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5],黄芪可抗疲劳,而当归能刺激造血细胞,起到补血作用,为本方君药,具有气血双补之效。白术有补脾,健脾之效,志远可宁心;现代药理表示,志远可镇静、抗痴呆,保护心脑血管。白术能促进血液淀粉酶活性增强,起到肠道功能调节作用,为臣药;黄连可清热解毒,夜交藤与合欢皮均有镇静安神之效,肉桂可清心热,丹参有活血化瘀之效。以上几味药均为本方佐药,炙甘草可起调和诸药的作用。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药治疗失眠有显著作用,可起到快速改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作用。

综合上述,心脾两虚证失眠者采取加味归脾汤治疗安全性高,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卫青.艾灸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98-99.

[2]贾艳.中药自拟方合并阿普唑仑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4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1(17):71-72.

[3]王三强,王新佩.中药配合头颈部推拿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24(2):70-71.

[4]黎小霞,冯晓薇.补肾方中药薰药治疗失眠70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5):709-710.

[5]王保申,付菊花.宁心安神汤配合中药足疗治疗失眠6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25(17):17-19.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01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水果蔬菜食疗保健方》

    本书编辑整理了中医古籍中蔬菜水果治病保健的方剂,据现代医学疾病分类法进行归纳。 编辑推荐 合理调配饮食是你健康的基础。本书编辑整理了中医古籍中蔬菜水果治病保健的方剂,据现代医学疾病…

  • 糖卷果可美容

    [组成]红枣(去核)500克,生山药1000克(去皮),红糖适量。[制法与用法]先将枣掰块,洗净,再将山药切成枣块大小,用白面少许相合拦,蒸熟后用净水纱布包,做成长条状,冷后切成块…

  • 羌活胜湿汤化裁治疗风寒夹湿,渐而化热

    张某,男,26岁,职工。初诊:1979年2月16日。恶寒微热、鼻流清涕、头昏乏力5天。自觉头重项强,全身紧束酸痛,背心及手脚心冷,口淡乏味,饮食如常,小便黄少,大便正常,舌质红,舌…

  • 增白方八

    白瓜子中仁(冬瓜仁)38克,白杨皮15克,桃花30克。捣米,饭后服,每日3次,每次3克,欲白,加瓜子;欲赤,加桃花,30日面白,50日手足俱白。本方和气血,润皮肤,治头面手足黑,今…

  • 慢性骨髓炎中药方剂

    中医方剂(一)【辨证】病后余邪,客于筋骨。【治法】育阴潜阳,活血驱邪。【方名】健骨解毒汤。【组成】知母20克,黄柏15克,肉桂3克,锁阳20克,枸杞20克,巴戟15克,苏木9克,当…

  • 药膳调治遗精病

    肾虚不固而致者可用:①猪腰核桃汤:猪腰子1对,杜仲30克,核桃肉30克。三物共煮后加盐去杜仲渣,吃猪腰喝汤。隔日1次,至愈为止。②杞果山药汤:杞果50克,芡实、山药各100克。共煎…

  • 杏仁牙膏

    用食盐20克炒过,杏仁50克汤浸去皮尖及食盐和研成膏。以此作牙膏刷牙,可使黑黄洁白。

  • 治雀斑方1

    新鲜茄子一个,切成片擦患处,每日3-5次,连擦数日可见效。

  • 月经病方二

    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人参浸软切片,装人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煮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本方尤宜于气虚月经先期、质清稀等症。

  • 《中药方剂近代研究及临床应用》

    本书收载53方,每方首冠简要概说,然后逐项加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