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柳果

醋柳果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沙枣(《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大尔卜兴(藏名)。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

【植物形态】沙棘,又名:醋柳、酸刺。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0米。具粗壮棘刺;枝幼时密被褐锈色鳞片。叶互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0.4~1.2厘米,两端钝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鳞片;叶柄极短。花先叶开放,雌雄异株;短总状花序腋生于头年枝上,花小,淡黄色,花被2裂;雄花花序轴常脱落,雄蕊4;雌花比雄花后开放,花被简囊状,顶端2裂。果为肉质花被管包围,近于球形,橙黄色,径0.5~1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于河边、沙土环境。分布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采集】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化学成分】果实含异鼠李素、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甙、异鼠李素-3-β-芸香糖甙及槲皮素、山奈酚的低糖甙。含维生素C达300毫克%以上,胡萝卜素3~4毫克%,维生素E10~15毫克%,维生素B1_0.2~0.4毫克%,维生素B2_0.4~0.5毫克%,叶酸0.5~0.8毫克%。又含苹果酸等。

干种子含油8%,油内脂肪酸成分为:饱和脂肪酸11.6%(棕榈酸、硬脂酸),油酸26.6%,亚油酸34.7%,亚麻酸27.0%。种子油含2.l%非皂化物质,内含玉蜀黍黄素、隐黄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烃,并有0.78谷甾醇,维生素E_212毫克%。

树皮含5-羟色胺等生物碱,又含胡萝卜素等。叶含维生索C_340.8毫克%,胡萝卜素、异鼠李素。鲜根瘤中含氯化血红素0.03毫克/克,约高于根其他部位的5倍。

本植物尚含哈尔醇和哈尔满。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性温,味酸涩。"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胃、大小肠经。"

【功用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治跌打损伤,瘀肿,咳嗽痰多,呼吸困难,消化不良。"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津止渴,清热制泻。治高热伤阴证,支气管炎,肠炎,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05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书带蕨_书带蕨的功能主治_九倒生怎么食用

    基础信息 别名:晒不死、木莲金、九根索、马尾七、卷槽还阳、柳叶苇、树韭菜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舒筋止痛;健脾消疳;止血。主小儿急惊风;目翳;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小…

  • 菝葜

    菝葜(《别录》) 【异名】金刚根、王瓜草(《日华子本草》),金刚骨(《儒门事亲》),金刚藤(《履巉岩本草》),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救荒本草》),铁菱角(《纲目》),金刚刺(《…

  • 落地荷花

    落地荷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九头青、鲤鱼胆。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五岭龙胆的全草。 【植物形态】五岭龙胆,又名:簇花龙胆。多年生草本,高6.5~15厘米,全体光滑。根…

  • 白果根

    白果根(《重庆草药》) 【来源】为银杏种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白果"条。 【采集】9~10月采。 【化学成分】根皮含白果苦内酯C、M、A、B。 【性味】味甘,性温平,无毒…

  • 二色内风消_二色内风消的适用范围_二色内风消和什么不能一起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香苏子、北五味子 性味: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健脾开胃。主劳伤脱力;四肢酸麻;胸闷;纳呆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二色五味子的根、藤茎。…

  • 羊髓

    羊髓(《别录》)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髓或脊髓。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性味】《别录》:"味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益阴补髓,润肺泽肌。治虚劳羸弱,肺痿,骨蒸,…

  • 冷水丹

    冷水丹(《陕西中草药》) 【异名】高脚细辛。 【来源】为马兜铃种植物马蹄香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马蹄香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有香气2茎直立,单一或分枝,高50~100厘米,被柔…

  • 五脉绿绒蒿花

    五脉绿绒蒿花(《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异名】欧摆完保(藏名)。 【来源】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花蕾,,植物形态详"毛叶兔耳风"条。 【采集】6~8月采花,晾干。 【性味】微甘辛,…

  • 黄花母

    黄花母(《文山中草药》) 【异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贵州植药调查》),黄花稔…

  • 血见愁

    血见愁(《东北药植志》) 【异名】大叶藜、杂配藜(《东北药植志》),杂灰藜,大叶灰菜(《黑龙江中药》),八角灰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藜科植物大叶藜的全草。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