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卷

大豆黄卷
(《本经》)

【异名】大豆卷(《本草经集注》);大豆蘖,黄卷(崔禹锡《食经》),卷蘖(《食疗本草》),黄卷皮(《本草图经》),豆蘖(《纲目》),豆黄卷(《长沙药解》),菽蘖(《本经疏证》)。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黑大豆)发芽后晒干而成。植物形态参见"黑大豆"条。

【制法】大豆黄卷:取黑大豆洗净,浸泡至外皮微皱,捞出,置竹箩内,上盖湿蒲包,每日淋水1~2次,促使发芽。至芽长1厘米时,取出摊在筐内,先置有风处吹至半干(防止脱壳)。再行晒干即成。制大豆黄卷:取大豆黄卷置锅内,加入用淡竹叶、灯芯草煎成之药汁共煮,至药汁吸尽后,取出晒干(每大豆黄卷100斤,用淡竹叶20两,灯芯草10两)。

【药材】干燥种子呈椭圆形,稍扁,长0.7~1.2厘米,直径5~7毫米,种皮黑褐色或紫褐色,有横向皱纹或纵裂,多数破裂,露出黄白色的子叶。子叶两片,肥厚;胚根细长,伸出于种皮之外,长5~10毫米,极弯,淡褐色,硬脆易断。气无,味淡,有油腻感。以粒大饱满、色黑褐、有皱纹及短芽者为佳。

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崔禹锡《食经》:"味苦,生温。"

【归经】入脾、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气分。"

②《要药分剂》:"入胃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解表邪,分利湿热。治湿温初起,湿热不化,汗少,胸痞,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湿痹,筋挛,骨节烦疼。

①《本经》:"主湿痹,筋挛,膝痛。"

②《别录》:"五藏(-作"五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毒(一作"止痛")。去黑皯,润泽皮毛。"

③《食疗本草》:"破妇人恶血。"

④《纲目》:"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

⑤《中药志》:"发表利湿。治湿热内蕴,汗少,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或入散剂。

【宜忌】《本草经集注》:"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杀乌头毒。"

【选方】①治水病,通身肿满,喘急,大小便涩:大豆黄卷(醋拌炒干),大黄(微煨去皮)各-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临卧时,煎葱、橘皮汤调下,平明以利大肠为度。(《圣济总录》大豆散)

②治头风,湿痹,筋挛膝痛,胃中积热,大便结涩:大豆黄卷(炒)一升,酥半两。为末,食前温水服一匙,日二服。(《普济方》黄卷散)

③治周痹注,五脏留滞,胃中结聚,益气出毒,润皮毛,补肾气:大豆蘖一斤。炒香熟,为末。每服半钱,温酒调下,空心,加至一钱,日三服。(《宣明论方》)

④治小儿撮口及发噤:以初生时豆芽,烂研,以乳汁调与儿吃,或生研绞取汁,少许与服亦得。(《圣惠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128.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李子

    李子(《滇南本草》) 【异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 【植物形态】李(《诗经》)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无毛,红棕色有光泽。叶通…

  • 干岩矸_干岩矸禁忌_干岩矸药用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岩黄连、毛黄堇、毛黄连、遍山白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疼痛;‘咳血;吐血;胃热脘痛;肝郁胁痛;湿热泻痢;痈肿疮…

  • 灯盏细辛

    灯盏细辛(《云南中草药》) 【异名】地顶草、灯盏花(《云南中草药》),地朝阳、双葵花、东菊(《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菊种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 【植物形态】短葶飞蓬多年生草本…

  • 铁篱巴果

    铁篱巴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马甲子根"条。 【采集】秋季采收。 【功用主治】去瘀生新。治吐血,疗痔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 芫青_芫青治什么病_芫青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芫青、青娘子、青娘虫、相思虫、青虫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玫毒;破瘀;逐水。主瘰疬;狂犬咬伤;血瘀经闭;水肿尿少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芫青科动物…

  • 黑面防己_黑面防己有毒吗_黑面防己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假通城虎、假大薯、鬼灯笼、麻疯龙、暗消、藤子防己、小提萝、大暗消、白解 性味:微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湿消肿。主疔疮痈肿;瘰疬;风湿性关节痛…

  • 青稞_青稞是中药吗_青稞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青稞麦、油麦、莜麦 性味:咸;平凉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脾胃气虚;四肢无力;大便稀溏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稞的种仁。 原形态:青稞,一年生草本…

  • 鸡子黄

    鸡子黄(《别录》) 【异名】鸡卵黄(《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3.6克,脂类30克,碳水化物1克,灰分1.…

  • 兰香草

    兰香草(《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婆绒花(《植物名实图考》),独脚求、石母草(《岭南采药录》),走马风(《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段菊(《广州植物志》),九层楼、野薄荷(《南宁…

  • 驴肉_驴肉的功效与作用_驴肉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驴、漠骊、毛驴 性味:味甘;酸;性平 功能主治:补血益气。主劳损;风眩;心烦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肉。 原形态:驴,体型比马小,体重一般20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