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

大腹皮
(侯宁极《药谱》)

【异名】槟榔皮(孙思邈),大腹毛(《医林纂要》),茯毛(《会约医镜》),槟榔衣(《药材资料汇编》),大腹绒(《药材学》)。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植物形态详"槟榔"条。

【采集】冬、春二季采收成热果实,剥下果皮,打松,置水中浸泡,晒干,再打松除去外果皮。

【药材】干燥果皮,通常纵剖为二。未打松者呈椭圆形瓢状。长6~7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外果皮灰棕黄色,有褐色斑点及纵裂纹。已打松者,外果皮脱落,中果皮为黄白色至灰黄色的纤维,纤维纵向排列,外层松散成缕,内层纤维较粗,现棕毛状。内壁凹陷,褐色或深棕色。表面光滑呈硬壳状。体轻松,质柔韧,易纵向撕裂。无臭,味淡。以色黄白、质柔韧、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广东海南岛、云南、台湾;广西、福建亦产。

【炮制】拣净杂质,碾轧使软,敲打,筛去泥屑。

【性味】辛,微温。

①《开宝本草》:"微温,无毒。"

②《纲目》:"辛,微温,无毒。"

【归经】入脾、胃、大小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②《药品化义》:"入脾、肺、胃、大小肠五经。"

【功用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治脘腹痞胀,脚气,水肿。

①《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脾开胃,调中。"

②《开宝本草》:"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

③《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

④《本草再新》:"泻肺,和胃气,利湿追风,宽肠消肿,理腰脚气,治疟疾泻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气虚体弱者慎服。

【选方】①治脚气,肿满腹胀,大小便秘涩:大腹皮一两(锉),槟榔一两,木香半两,木通二两(锉),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二两(锉),牵牛子二两(微炒)。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二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圣惠方》)

②治男子妇人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致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喘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疰,来去不定,举动喘乏:五茄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眼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局方》五皮散)

③治漏疮恶秽:大腹皮煎汤洗之。(《仁斋直指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15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獭肉

    獭肉(《别录》) 【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肉,动物形态详"獭肝"条。 【性味】甘咸,寒。 ①《食疗本草》:"性寒,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咸,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虚劳…

  • 大黄茎

    大黄茎(《唐本草》)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植物形态详"大黄"条。 【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苦,寒,无…

  • 芭蕉根

    芭蕉根(《日华子本草》) 【异名】芭蕉头(《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 【植物形态】芭蕉(《汉书》文颖注),又名:巴且(《汉书》),天苴(《史记》徐广注),…

  • 狗尾草

    狗尾草(《纲目》) 【异名】莠(《诗经》),光明草、阿罗汉草(《纲目》),狗尾半支(《纲目拾遗》),谷莠子(《植物名汇》),洗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犬尾草、犬尾曲(《福建民间草…

  • 亮叶桦根

    亮叶桦根(《贵州草药》) 【异名】狗啃木(《贵州草药》)。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根。 【植物形态】亮叶桦,又名:光皮桦、花胶树。乔木,高达25米。树皮淡黄褐色,老则呈暗黄灰…

  • 藤仲

    藤仲(《云南中草药》) 【异名】枪花药(《云南中草药》),毛叶藤仲、大叶鹿角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刹抱龙喃(傣名)。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瓣裂鹿角藤的根、茎或茎皮。 【植物…

  • 蓼实

    蓼实(《本经》) 【异名】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 【来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水蓼"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

  • 黑沙蒿子

    黑沙蒿子(《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黑沙蒿"条。 【功用主治】利尿。治小便不利。 【选方】治尿闭:黑沙蒿子五钱。水煎,冲红糖三至五钱,温服。

  • 棕榈根_棕榈根的功效和作用_棕榈根的药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棕树根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收效止血;涩肠止痢;除湿;消肿;解毒。主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痢疾;淋浊;水肿;关节疼痛;瘰疬;流注;跌打肿痛 生长采收 …

  • 矮杨梅

    矮杨梅(《云南中草药》) 【异名】杨梅(《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杨梅科植物矮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果实。 【植物形态】矮杨梅常绿灌木,高2米。根呈不规则块状,上生少数细根。茎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