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温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温脾汤

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大黄 五两(15g) 当归 干姜各三两(各9g) 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 各二两(各6g)

【用法】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本方证因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所致。寒实冷积阻于肠间,阳气失运,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绕脐不止;脾阳不足,四末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脉沉弦而迟,是阴盛里实之征。本方证虽属冷积便秘,但脾阳不足是为致病之本,若纯用攻下,必更伤中阳;单用温补,则寒积难去,惟攻遂寒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为两全之策。方中附子配大黄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为佐。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综观本方,由温补脾阳药配伍寒下攻积药组成,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之特点。

本方与大黄附子汤同属温下剂,都能主治冷积便秘。本方是由脾阳不足,中气虚寒,而致冷积内停,证属虚中夹实,故方中配以干姜、人参、甘草以顾护中阳。大黄附子汤为寒积里实证,证实无虚,故配细辛辛温宣通,助附子散寒止痛。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冷积中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若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13:“治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

2.方论选录

朱良春,等《汤头歌诀详解》:“温脾汤是四逆汤(姜、附、草)加人参、当归、大黄、芒硝四药所组成。四逆汤功能温脾祛寒,加大黄、芒硝,是取其泻下除积,加人参、当归,是取其益气养血。由于四逆性属温热,可以改变硝、黄苦寒之性,所以本方功专驱逐寒积,属于温下的范畴。假使热实里结,津伤便秘,当用寒下剂,而决非此方所宜。”

【临床报道】

薛氏用本方为主治疗9例小儿麻痹性肠梗阻,患儿年龄3~16个月,平均9.8个月。病因:中毒性消化不良4例,重症肺炎、霉菌性肠炎并Ⅱ度营养不良各2例,急性菌痢并急性肠炎1例;其中报病危5例。用药1~3剂后,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腹胀基本消失者7例,无效2例。[薛昌森.温脾汤为主治疗小儿麻痹性肠梗阻9例。中医杂志 1993;(1):24]

【实验研究】

通过临床观察,温脾汤有改善肾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用温脾汤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证属脾肾虚衰,湿浊内生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均显著降低,而对照组这方面作用不明显。说明温脾汤有改善CRF高粘血症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整整体状态、改善肾功能、改善体内“粘、聚、集、凝”状态,达到改善CRF患者高粘血症的作用。由于全血粘度增高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甚诱发高血压脑病,所以对CRF患者能在肾功能改善的同时,降低全血粘度,这对治疗CRF很有意义。[徐书立.温脾汤对慢性肾衰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医研究 1999;12(6):22]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0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在我国,黄精被记载在中药医典中,是一种百合科类的植物,种类多样,包括植物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等多种,其根茎部分有最佳的治疗效果,被收入在《中国药典》中。我国按照黄精药材类型的不同…

  • 治疗男性不育的偏方3

    五味子、白蒺藜、桑螵蛸、仙灵脾、肉苁蓉各15克,九香虫9克,露蜂房12克。[制用法]水煎。每日服1剂,连用3-6个月。[适应证]男性不育症。

  • 急性淋巴结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炼液成痰,痰火上升,结于颈部。【治法】散结消瘰。【方名】独味白头翁汤。【组成】白头翁12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

  • 前列腺肥大的中医治疗方法

    本文目录 1   通瘀散结,清热利水以治标2   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以求本3   外治得当,取效亦捷4 印会河:从肝论治前列腺肥大  通瘀散结,清热利水以治标 老年人正气渐衰,或因…

  • 明目方十八

    紫荆皮、白芷、大黄、姜黄、南星、大柏皮、赤小豆、寒水石各等分。为细末,生地黄汁调成膏,外敷眼四周。本方适用于血热引起的睡起目赤胞肿者。

  • 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热毒上壅,搏结于咽喉。【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名】银花汤。【组成】金银花10克,山豆根10克,蚤休10克,天花粉10克,浙贝母10克,白芷10克,防风…

  • 小儿水痘的中医治疗验方

    湿毒内蕴感风热,发为水痘起泡疹。向心分布流涕热,躯干痘重四肢轻。 注:水痘亦为小儿常见传染病之一。以发热,身上起泡疹,呈向心分布为特点。病因为湿毒内蕴,外感风热,湿毒挟外邪外发肌表…

  • 治疗白发的偏方2

    地骨皮、生地黄、菟丝子、牛膝、远志、石菖蒲适量。蜜丸或水煎服。

  • 月经病方十一

    女贞于15克,枸杞子、早莲草克12克,制首乌15克,覆盆子、当归身、杭白芍各10克,细生地24克,牡丹皮10克,生地榆15克,阿胶(烊冲)10克,侧柏炭12克。水煎服,1日1剂,分…

  •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和治疗医案

    高血压病乃现代医学之病名。属祖国医学的“头痛”、“眩晕”、“肝阳”、“肝风”等范畴。本病大多是由肝火上扰、痰热内盛、脉络瘀滞、肝阳偏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所致。多年来笔者临床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