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芩清胆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蒿芩清胆汤

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青蒿脑钱半至二钱(4.5~6g) 淡竹茹三钱(9g) 仙半夏钱半(4.5g) 赤茯苓三钱(9g)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4.5g~9g) 生枳壳钱半(4.5g) 陈广皮钱半(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9g)

【用法】 原方未著用法(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 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方歌】:

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碧玉入,热重寒轻痰湿重,胸痞呕恶总能除。

【方解】 本方为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内阻之证。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以致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热偏重,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痛。胆热犯胃,液郁为痰,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水道不畅,以致小便短少,其色黄赤。治宜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共为君药。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四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共为臣药。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为佐使药。综合全方,可使胆热清,痰湿化,气机畅,胃气和,则诸症均解。

本方与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不适者。但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配人参、大枣、炙甘草,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胆胃不和,胃虚气逆者;蒿芩清胆汤以青蒿、黄芩配赤茯苓、碧玉散,于和解之中兼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效,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疼,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法:若呕多,加黄连、苏叶清热止呕;湿重,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以化湿浊;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泽泻、通草以利小便。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疟疾、盆腔炎、钩端螺旋体病属少阳胆与三焦湿遏热郁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重订通俗伤寒论》:“暑湿疟…当辨其暑重于湿者为暑疟,…暑疟,先与蒿芩清胆汤清其暑。”

2.方论选录

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茹为君,以清泄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斯胆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使以赤苓,俾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 。“青蒿脑清芬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虽较疏达腠理之柴胡力缓,而辟秽宣络之功比柴胡尤胜。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临床报道】

用蒿芩清胆汤治疗肠伤寒有较好的疗效。肠伤寒是感染伤寒或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夏秋季节脾胃功能减弱,湿与热互结肠胃,酝酿熏蒸而致病。王氏以加味蒿芩清胆汤治疗肠伤寒50例。处方组成:青蒿、柴胡、知母、茯苓、黄芩各15g,石膏、滑石各30g,大青叶20g,甘草6g,法半夏12g,陈皮、枳实、竹茹各10g。上药每日1剂,每剂3煎,分早、中、晚饭前空腹服。3剂为1疗程,连服3剂无效者停药。结果:速效(药后24h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者)14例,显效(24h内热减,48h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者)24例,有效(药后48h内热减,72h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者)11例,无效(72h后,体温症状不减者)1例。[王如政.加味蒿芩清胆汤治疗肠伤寒50例。新中医 1996;28(12):42]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2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治法】疏肝理脾,清热利湿解毒。【方名】抗原汤。【组成】当归10克,白芍30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虎杖15克,茵陈30克…

  • 达原饮组成,加减运用

    达原饮 《温疫论》 【组成】 槟榔二钱(6g) 厚朴一钱(3g) 草果仁五分(1.5g) 知母一钱(3g) 芍药一钱(3g) 黄芩一钱(3g) 甘草五分(1.5g) 【用法】 上用…

  • 耳性眩晕的中医辨证论治

    目暗头旋晕眩称,病前无兆陡来临。耳鸣眼震翻腾呕,伐木消痰作指针。 眩晕,指目花头晕并见而言;耳性眩晕,则专指内耳疾患所致特殊的眩晕,症见头晕旋转,突然发作,且有一侧耳鸣,恶心呕吐,…

  • 清暑益气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清暑益气汤组成】2 【清暑益气汤方歌】3 【清暑益气汤方解】4 【清暑益气汤主治】5 【清暑益气汤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清暑益气汤的论…

  • 肺癌方二十一

    南北沙参各、天冬、麦冬各30克,瓜蒌皮、大贝、桑白皮各15克,仙鹤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30克,小蓟炭10克,半枝莲20克。水煎服,日1剂。本方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方,功能…

  •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金银花的副作用

    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金银花的副作用,金银花泡茶喝的功效与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2   金银花的副作用2.1   金…

  • 展筋丹:用于跌打损伤

    人参15g,珍珠(煅)1.5g,琥珀1.5g,血竭6g,麝香1g,乳香1.5g,没药1.5g,田三七1.5g,当归1.5g,牛黄0.3g。共为面,按摩患处。 上方系余在开封行医时,…

  • 草果是什么,草果图片,草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导读:本文详解了草果是什么,草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知识。并提供多张草果图片供大家学习参考。 草果是什么 草果的介绍 草果又称草豆蔻。大家应该对草果作为一种香料植物的果实都有所…

  •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 出自《医学启源》 【组成】 羌活半两(15g) 防风三钱(9g) 升麻一钱(3g) 葛根二钱(6g) 白术一钱(3g) 苍术三钱(9g) 当归身三钱(9g) …

  • 绿茶

    原料绿茶15克。每日清晨8时前,用开水冲泡两次饮服。制法此后忌饮茶水,晚上就寝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经过8—10天后,可见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