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仁丸(脾约丸)加减用法,功效与作用

麻子仁丸(脾约丸)

出自《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二升(500g) 芍药半斤(250g) 枳实炙,半斤(250g) 大黄去皮,一斤(500g) 厚朴炙,去皮一尺(250g)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250g)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改汤剂煎服)。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方解】本方证乃因肠胃燥热,脾津不足所致,《伤寒论》称之为“脾约”。成无已说:“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伤寒明理论》)。

根据“燥者润之”,“留者攻之”的原则,故当润肠泻实,宜润肠药与泻下药同用。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是为君药。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为臣。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以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为佐。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和小承气汤攻下之力,以为佐使。综观本方,虽用小承气以泻下泄热通便,而大黄,厚朴用量俱从轻减,更取质润多脂之麻仁、杏仁、芍药、白蜜等,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减缓小承气攻下之力。具有下不伤正,润而不腻,“攻润相合”的特点,以达润肠、通便、缓下之功,使燥热去阴液复而大便自调。

本方为丸剂,而且只服十小丸,以次渐加,均意在缓下,润肠通便。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常用方,又是润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为辨证要点。本方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故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2.加减法:痔疮便秘者,可加桃仁、当归以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燥热伤津较甚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以增液通便。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胃肠燥热者。

【附方】

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桃仁  杏仁 麸炒,去皮尖,各一两(各30g) 松子仁 一钱二分半(5g) 柏子仁半两(15g) 郁李仁一钱(3g) 陈皮另研末,四两(120g)将五仁别研为膏,入陈皮末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9g),食前米饮下(现代用法:五仁研为膏,陈皮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下)。功用:润肠通便。主治:津枯肠燥证。大便艰难,以及年老和产后血虚便秘。舌燥少津,脉细涩。

五仁丸和麻子仁丸均为润肠通便之剂,但五仁丸集富含油脂的果仁于一方,配伍理气行滞的陈皮,润下与行气相合,以润燥滑肠为用,善治津亏肠燥便秘;麻子仁丸以麻子仁、杏仁、蜂蜜,白芍益阴润肠为主,兼配小承气汤泻热通便,补中有泻,攻润相合,善于治疗肠胃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便秘。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由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2.方论选录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12:“趺阳脉者,乃脾胃之脉也,脉不当浮,今反浮者,若非胃气虚,则胃气强也。浮而涩者,为胃气燥,大便则难,其脾为约。约者,束也,此必汗出多,走亡津液,胃气燥涩,大便不得通也。趺阳脉浮者,虽大便难,尤不可以用大承气汤等下泄之者,仲景故配以麻仁丸方以润导之也。故用麻仁为君,杏仁为臣,二者能润燥也;以枳实、厚朴能调中散气为佐;以芍药之酸能敛津液,大黄之苦能泄能下,二者为使,以通导而引润下也。”

王子接《降雪园古方选注》卷上:“下法不曰承气,而曰麻仁者,明指脾约为脾土过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润脾燥,白芍安脾阴,而后以枳朴大黄承气法胜之,则下不亡阴。法中用丸渐加者,脾燥宜用缓法,以遂脾欲,非比胃实当急下也。”

【临床报道】

麻子仁丸加味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良好。临床治疗5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麻子仁、制首乌、决明子、生黄芪、胶股兰各30g,生白芍、枳实、厚朴、杏仁、泽泻各10g,参三七、大黄各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对照组口服烟酸肌醇酯片,每次0.4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两组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茅国荣.麻仁丸加味治疗高脂血症5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0;16(2):19]

【实验研究】

以厚朴产地及服药量之异,根据麻子仁丸的组成制备三种不同浓缩丸,经66例便秘病人润肠通便效应的临床观察表明,以中国厚朴组方者疗效最佳,和厚朴组方者次之,和厚朴组方服半量者又次之。[李钟文,等.三种不同组分麻子仁丸润肠通便效应的临床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3;13(4):16]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3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润肤方十七

    白芷、川芎、瓜蒌仁各150克,鸡骨香90克,皂荚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诸药捣为粉末,日用洗面。本方祛风活血,润肤香肌,悦泽面容。

  • 健骨强腰方9

    鳝鱼500克,党参、当归各15克,葱姜适量。鳝鱼去头、骨及内脏,洗净,切成丝;当归、党参用纱布包扎;锅内放入鱼丝、药包,添水适量,煮作羹。捞出药包,以盐和葱姜调味。佐餐食用。鳝鱼为…

  • 失眠常用有效验方偏方

    失眠失眠指以经常不得入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究其原因,有因思虑过度所致者,有因其它病引起者。常用的有效的验方、偏方主要如下。[方一]面粉、鸡蛋各500克,枣泥30克,莲肉100克,白…

  • 习惯性流产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阴虚血热,肝脾多火多滞。【治法】清肝柔肝,调气固胎。【方名】固胎煎。【组成】黄芩8克,白术4-8克,当归6克,芍药6克,阿胶6克,陈皮4克,砂仁2克。【用法】…

  • 四君子汤、小半夏汤加减治疗食后即吐

    张×× 女 16岁[主证]10月前患痢疾,以后纳食不甘,食后即吐,胃脘胀满,大便干燥,小便色黄,手足不温,夜寐梦多,舌薄白质显淡,脉沉细无力,经水已1年余未行。[辨证]胃虚失降,气…

  • 姜枣花椒汤

    【来源】民间方【原料】生姜24克大枣30克花椒9克【制作】将姜、枣洗净,生姜切薄片,同花椒一起加水,小火煎成1碗汤汁即成。【用法】每日2次,趁热服。【功效】温中止痛。适用于寒性痛经…

  • 洁齿方十一

    升麻3克,骨灰6克,白芷2.5克,石膏4.5克,麝香少许。药为末,每用时先以温水漱口,再以本药擦之,能洁齿白牙。

  • 当归补血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当归补血汤组成】2 【当归补血汤方歌】3 【当归补血汤方解】4 【当归补血汤主治】5 【当归补血汤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当归补血汤的论…

  • 四季治疗糖尿病良方

    春天治疗糖尿病良方药方:木瓜籽100粒,龙眼籽50粒压碎,荔枝籽50粒压碎,一同下锅放下4碗水,滚后10分钟就好,掺一些盐。时间:下午五点服用一碗,晚上十一点再服1碗,连续服用10…

  • 吴茱萸汤病案: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失眠验案一则

    【摘 要】 中医不寐之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临床应以之为辨证核心进行论治。笔者曾以吴茱萸汤加味治疗中焦虚寒之不寐一则,取得满意疗效。 不寐亦称失眠,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