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暑益气汤方歌方解,功用主治

 清暑益气汤

出自《温热经纬》

【组成】 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

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方解】 本方治证乃暑热内侵,耗伤气津所致。暑为阳邪,暑热伤人则身热;暑热扰心则心烦;暑性升散,致使腠理开泄,而见汗多;热伤津液故口渴,尿少而黄;暑热耗气,故见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治宜清暑热,益气生津。正如王孟英所言:“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泻火滋阴;竹叶甘淡,清热除烦,均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使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证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用于夏月伤暑,气阴两伤之证。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为证治要点。但本方间有滋腻之品,故暑病挟湿者不宜使用。

2.加减法:若暑热较高,可加石膏以清热解暑;暑热挟湿,苔白腻者,可去阴柔之麦冬、石斛、知母,加藿香、六一散等,以增强祛湿之功;黄连味苦质燥,若暑热不盛者可去之;用于小儿夏季发热者,可去黄连、知母,加白薇、地骨皮等。

3.现代运用:用于小儿夏季热,久热不退,烦渴体倦,属气津不足者。

【附方】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 黄芪汗少,减五分 苍术泔浸,去皮 以上各一钱五分(4.5g)  升麻一钱(3g)    人参去芦  泽泻 炒曲 橘皮 白术以上各五分(各2g) 麦门冬去心 当归身 炙甘草以上各三分(各2g)  青皮去白,二分半(1.5g) 黄柏酒洗,去皮,二分或三分(2g) 葛根二分(1.5g) 五味子九枚(2g)  水煎服。功用:清暑益气,除湿健脾。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腻,脉虚者。

以上两方同名,均有清暑益气的作用,主治暑病兼气虚之证。但《温热经纬》之清暑益气汤于清暑益气之外,重在养阴生津,宜于暑热伤津耗气之证;《脾胃论》清暑益气汤清暑生津之力稍逊,但侧重健脾燥湿之功,用治元气本虚,伤于暑湿之证。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热经纬》卷4:“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

2.方论选录

王士雄《温热经纬》卷4:“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东垣用清暑益气汤主治。同一热渴自汗而脉虚神倦,便是中气受伤而非阳明郁热。清暑益气汤乃东垣所制,方中药味颇多,学者当于临证时斟酌去取可也。雄按:此脉此证,自宜清暑益气以为治。但东垣之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观江南仲治孙子华之案;程杏轩治汪木工之案可知。故临证时须斟酌去取也。余每治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也。”

【临床报道】

清暑益气汤治疗小儿夏季热。日1剂,水煎服,分4次服,婴儿可少量频服,1岁以下药量减半,7日为1疗程。本组20例,对照组18例,用青霉素、三磷酸腺苷、辅酶A静滴,复方氨基比林肌注及复方新诺明冲剂口服,多种维生素等抗炎支持对症治疗,7日为1疗程。疗效标准:治愈:用药2个疗程,当年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好转:用药2个疗程,当年症状全部消失,次年仍有轻微表现。无效:用药2个疗程以上,症状缓解,但不稳定。两组分别治愈18、11例,好转2、4例,无效0、3例,本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叶艾风. 清暑益气汤治疗小儿夏季热20例。湖南中医杂志 2000;16(4):37]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26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经典名方四物汤

    四物汤出于唐代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从本方药物组成来看,它是由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中的胶艾汤去阿胶、艾叶和甘草发展而来。 方药: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各等分(药…

  • 妊娠恶阻的主要症状和病机,安胃饮加减治疗妊娠恶阻

    受孕多病因血虚,血液营养胎儿源。胎儿母腹渐增大,气机不畅多痰瘀。孕妇素体脾胃弱,胎气不固肾气虚。临症审因仔细辨,对症施治愈可期。上医治疗妊娠病,治病安胎应并重。须知治病即安胎,却疾…

  •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三辑:六神丸》

    编辑推荐诠释经方奇方,探究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六神丸是著名清热解毒利咽药,它是“雷允上诵芬堂”的药铺方,主要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六味功效卓著的珍贵药物组成,故称“六…

  • 丹参泻水蜜治疗肝硬化腹水

    主治:肝硬化所引起的腹水。 处方:蟾蜍大者2只,砂仁20克,丹参60克,黑白丑10克,香油250克,蜂蜜250克。 用法:将蟾蜍剖腹去肠杂,把捣细的砂仁、丹参、黑白丑纳入缝合,放入…

  • 心绞痛的各种治疗方法

    心绞痛1本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而致阵发性前胸压榨感或疼痛为特点的临床症候。本病的发作多在劳累、激动、受寒、饱食、吸烟时。发作时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等表…

  • 磁朱丸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磁朱丸组成】2 【磁朱丸方歌】3 【磁朱丸方解】4 【磁朱丸主治】5 【磁朱丸医案】6 【医案分析】【磁朱丸组成】 磁石60g 朱砂30g 神曲120g 【磁朱丸方…

  • 鼻咽癌方二十二

    青蒿、鳖甲各10克,秦艽9克,地骨皮、玄参、生地各12克,银花、天花粉各15克,丹皮10克,赤、白芍各10克,蝉衣、甘草各6克,灯草1.5克,鲜芦根30克,常山10克,黄芪30克。…

  • 赵氏“排卵汤”治疗不孕症

    排卵汤治不孕症,补肾调肝养冲任。月经异常不排卵,随证加减见奇功。 作者运用“排卵汤”(自拟经验方)随证加减,1973年总结治愈250例不孕症,荣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近十余年来…

  • 消化性溃疡的偏方

    大黄番泻叶散药物:生大黄2份,番泻叶1份用法:将上药研末过120目筛,每天服4次,每次6克

  • 八珍益母汤加减治疗月经量少

    周期如常经量少,阴血素虚血海空。冲任受阻血不畅,血虚血瘀要分清。血虚阴血本不足,脾虚新血不能生。冲任血源不充盈,无血可下血海空。血瘀多因寒滞凝,肝郁气滞瘀血停。 注:月经周期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