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笑散医案分析

【组成】五灵脂 蒲黄各6g

【主治】瘀血停滞证。症见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病案】患者,陈某,女,20岁,未婚。2000年4月6日初诊。主诉:经行腹痛6年,月经量中,血块(+),痛经(+),末次月经3月12日。月经12岁初潮,初始两年经期紊乱后经准,经行第1天腹痛,放射及双大腿内侧酸痛,痛甚伴恶心呕吐,汗出,不能参加正常活动。曾多方求医,中医中药治疗,症状稍有改善,但每月仍要被疼痛所困扰,也曾服用西药阻断排卵,但疼痛也未见明显减轻。当行经见红时即紧张汗出,随之疼痛难耐。来诊时,神情忧郁,经前双乳房胀不适,眠差,带下稍多,舌淡红,苔薄白,脉弦。B超示:子宫后位,大小正常,双附件未见异常。笔者先以言语劝导,开解忧郁,指出病非不治,宜保持心情舒畅,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从忧郁不稳定的性格中解放出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可望治愈。并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增强体质。在药物治疗上,辨证施治,予疏肝理气,祛瘀止痛,佐以解郁除烦之中药,方用:柴胡,当归,川楝子,郁金,泽兰,五灵脂,蒲黄,丹皮各10g,益母草,白芍,合欢皮各12g,甘草3g。服药5剂,月经来潮,自诉疼痛稍有缓解,5天干净。经后继续予以辨证调治,治疗3个月,疼痛明显改善,患者性格也渐见开朗。(摘自《陕西中医》)

【分析】该患者为痛经,经血中稍有血块,此不一定为瘀血之象,除非血块很多又经色紫黯。当行经见红时即紧张汗出,随之疼痛难耐。来诊时,“神情忧郁,经前双乳房胀不适”,故可以判断患者痛经主要乃是气滞所致。所以作者非常重视对病人进行精神开导,就是因为患者有明显的紧张,与最常见的肝郁仅胸胁胀闷不同,体现了作者比较细心,这也是作为一个医生所需的良好品质。然后作者在活血理气的失笑散的基础上,加用柴胡、当归、川楝、郁金、泽兰、丹皮、益母草、白芍、合欢皮、甘草等疏肝解郁、活血养血之品以加强疗效,等于是疏肝柔肝为辅,活血为主,可能是作者认为有血块就是瘀血为主吧。经过以上药物治疗和精神疏导相结合,患者5剂后疼痛有所缓解,3个月后明显改善!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2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发方十四

    生地、制首乌中5克。将药以开水冲泡,每日代茶饮,连服数月。

  • 补血的中药有哪些

    中医认为,血是水谷经过气的作用转化而成的,其生成与心、脾、胃、肾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成后的血与心、脾、肝分别主宰其运行和储藏,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血与气的关系密切,不仅血的生成与…

  • 防风通圣丸(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防风通圣丸(汤)属于解表类方药,出于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宣明论方》,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下面详细介绍防风通圣丸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通圣丸组成配方】 防风50g,荆芥穗…

  • 小儿扁桃腺炎的中医验方

    扁桃腺炎骤高热,咽部肿疼或化脓。烦躁口渴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急清肺胃解热毒,芥穗知母膏牛蒡。赤芍花粉山豆根,银花芦根梗板兰。 方药: 芥穗6g 知母8g 生石膏20g 赤芍8g…

  • 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哪些?介绍一些中成药治感冒的方法

    感冒是常见病,治疗感冒用中成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且极少副作用。但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一般感冒患者却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中成药治感冒的“精准”…

  • 月经不调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滞血瘀。【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方名】血府逐瘀汤

  • 牛皮癣、头癣、顽癣

    猪胆一个,刺破,将胆汁放在小碗内,加入明矾(如黄豆大),待溶化后用胆汁搽患处,每日2次,连用7天。此方治疗多年皮癣、顽癣效果神奇。

  • 《中医皮肤美容方剂大全》

    《中医皮肤美容方剂大全》分为上、下二篇,上篇为保健美容方,分为五章,各以其保健功效统方;下篇为治疗美容方,分为十章,下设若干节,各以所治疾病统方。每章节先概要介绍其基本概念、临床表…

  • 葛根黄连汤加减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菌痢腹泻下脓血,里急后重腹坠疼。夏秋季节易发生,内伤生冷外湿暑。疫毒严重正难御,内陷厥阴和血营。突然高烧昏惊厥,中毒痢疾病非轻。 注:细菌性痢疾以腹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为特征。是…

  • 面神经麻痹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风痰阻络。【治法】养血祛风。【方名】秦艽牵正汤。【组成】秦艽15克,白芍15克,茯芩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白附子10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