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饮医案分析

【组成】丹参30g 檀香 砂仁各6g

【主治】血瘀气滞证。症见心胃诸痛,痛有定处,以刺痛为主,胸闷脘痞,舌质黯红,脉弦。

【病案】倪某,48岁,公务员。1999年6月8日初诊。以“胃脘部痞闷不舒8年,加重2周”为主诉。近8年来,经常感到上腹部胀满不舒,不思饮食,倦怠乏力,近两周来,因饮食生冷之品而使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胃脘疼痛,伴恶心,呃逆,呕吐,腹胀,肠鸣,便溏,每日2-3次,乏力明显,口微渴,舌淡微青,质润滑,苔白厚,脉沉细。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Hp(++)。中医诊断:胃痛(寒湿中阻兼脾虚瘀滞证);治宜:温中化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用丹参饮合良附丸、平胃散加减,处方:丹参20g,檀香,砂仁,高良姜,香附,厚朴,陈皮,生甘草各10g,蒲公英,苍术各15g,藿香,白术各12g,太子参15g,干姜5g,茯苓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后,恶心,呕吐消失,大便如常,继续用7剂后,胃脘胀痛不舒基本缓解,饮食量增加,浑身有力,又连服20剂,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因厌烦每日熬药,故而加工成散剂服用,每次6g,每日3次,连用两月后,复查胃镜及Hp均已正常,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摘自《陕西中医》)

【分析】该患者“胃脘部痞闷不舒8年”,有气滞,再加上“伴恶心,呃逆,呕吐,腹胀,肠鸣,便溏”,凡呕恶与溏泻并见者,苔腻为湿阻中焦,不腻为胃痞(请参和解剂中半夏泻心汤)。又究其病因,考虑其“近两周来,因饮食生冷之品而使上述症状加重”。综合考虑,应是寒湿入侵中焦。从“乏力明显”来看,患者还有脾气虚。“舌淡微青”,是寒凝血瘀还是久病入络为瘀?无论如何,当下寒湿为主,兼有气滞、血瘀、气虚诸多病机。

治疗该患者,除了以丹参饮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外,还需温阳散寒,健脾益气化湿。加用良附丸温阳散寒外,还可行气止痛;加用平胃散以健脾祛湿;另加“藿香,白术,太子参,干姜,茯苓”等药物可增强健脾益气以祛湿的作用,且能温胃散寒以止呕,收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加用蒲公英,为防温药太过?或因现代研究证明该药具有较强的杀灭Hp(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总之,全案各病机都平均兼顾,10剂有大效,还算不错的。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3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湿偏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

    暑湿浸淫阻气机,发热面黄不烦渴。嗜睡昏迷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滑数。解毒化浊清暑湿,加减甘露消毒医。藿香佩兰茵菖蒲,银翘六一薄郁金。 方药: 甘露消毒丹加减: 鲜藿香10g 茵陈12g…

  • 治疗痤疮的偏方15

    四环素400毫克,低塞米松3毫克,甘油20毫升。制用法:研为细末,加入甘油调匀,涂抹患处,日3次。疗效:治疗多例均痊愈。

  • 银杏

    银杏;甘苦涩平小毒。肺。敛肺平喘,收涩止滞。

  • 防感冒的5个小妙方

    一、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二、常喝枣姜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汤,每晚服用一次。三、坚持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四、床…

  • 月经先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阳盛血热。【治法】清热凉血,养血调经。【方名】芩术四物汤。【组成】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黄芩6克,白术6克,白芍(炒)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 顽固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辨证】血热蕴湿结于肌脸。【治法】凉血、疏风、祛湿。【方名】驱疹汤。【组成】白藓皮30克,生地24克,槐花24克,苦参15克,蝉衣12克,丹皮12克,赤芍9克,防风9…

  • 润发香发各种方法锦集

    润发香发润发香发是指具有使毛发润泽光亮,馨香宜人作用的一类偏方秘方。本类方子用于死发干涩枯槁,色无光泽者。其作用机理为疏风清热,香散润泽,滋补肝肾,补益气血。主要的偏方如下。[方一…

  • 抗皱方五

    栗子上薄皮。共研为末,用蜜调和,涂面。本方活血,润肤,展皱。

  • 鲫鱼的药用价值:利水消肿,调胃实肠

    话说鲫鱼之功能,药用只是取其利水,或下奶汁。多年前孙老治疗妊娠水肿,恒用千金鲤鱼汤,合并其他利水药,其效果并非不可,嗣后偶尔用鲫鱼,也因当时只有鲫鱼而无鲤鱼,这一偶然的治法,竟然发…

  • 导赤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导赤散组成】2 【导赤散方歌】3 【导赤散方解】4 【导赤散主治】5 【导赤散医案】6 【医案分析】7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导赤散的论述7.0.1 主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