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减紫癜出血症,血溢皮肤成紫斑。中医皮肤出血症,红疹肌衄和发斑。外感邪热阳热盛,情志郁结食不节。内伤阴虚生内热,热扰血分血妄行。溢于脉外遂出血,瘀于皮肤发紫斑。

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患。皮肤出血者,归属中医“红疹”、“肌衄”和“发斑”范围。

平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内伤正气,体能耗损,以致阴虚内热。或外热之邪致阳热过盛,以致热扰血分,迫血妄行,难以归经,溢于脉外,引起出血,瘀于皮肤,则发紫斑。若脾气亏虚,丧失统血功能,血溢于脉络之间,也可郁而发斑。

毒热郁营迫血溢,肌肤紫斑鼻齿衄。尿血便血月经多,烦躁不安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凉血止血清热毒,犀角地黄加减灵。广角赤芍细生地,银翘侧柏丹谷芽。紫草茜草大青叶,元参藕节栀子芩。

方药:

犀角地黄汤加减:

广角10g 赤芍12g 细生地15g 银花15g 连翘10g 侧柏叶10g 丹皮10g 茜草10g 生谷芽12g 紫草10g 元参10g 大青叶20g 藕节20g 栀子10g 黄芩10g

注:毒热蕴于营血,外溢皮肤,故皮肤出现紫斑。毒热炽盛,迫血妄行,故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妇女月经过多。热扰心神,故烦躁不安。毒热内盛,津耗液伤,则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数。

生地,赤芍,生侧柏叶,丹皮,紫草,茜草,元参,藕节清营凉血,散瘀止血;广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银花,连翘,大青叶,栀子、黄芩清热解毒;生谷芽健脾开胃。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6979.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天竺黄的药理作用

    天竺黄的简介 天竺黄,是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秋、冬二季采收。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

  • 治疗黄疸的偏方:泥鳅炖豆腐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最常见于肝炎胆结石和胰腺癌引起的黄疸,以及新生儿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

  • 宫颈癌方十六

    山豆根、草河车、夏枯草各100克。将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2-3丸,每日2-3次。本方清热解毒,是段风宁治疗宫颈癌的效方。

  • 邓铁涛用药心得:黄芪的临床应用举例

    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邓老师其法,用之得当,确有奇效,试作归纳,介绍如下。   1.陷者举之 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重症肌无力、肌…

  • 发汗清热名方——大青龙汤

    青龙是传说中的四象之一(另外三个是白虎、朱雀、玄武),是代表东方的神兽,东方属木,色青,故曰青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长,有麟,有头角,有腿脚,能行走,能飞腾,能翻江倒…

  • 冠心病、原发性心肌劳损、心动过缓的中医治疗

    刘某,男,52岁,干部。初诊:1980年9月15日。患冠心病、原发性心肌劳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5年余。现常感心前区及后背掣痛,并放射至左肩背及颈部,每至后半夜则手足端发麻、心胸憋…

  • 实脾饮加减治疗以水肿为主的迁延性肾炎

    脾肾阳虚水湿泛,高度浮肿遍全身。腹满脐突气喘促,恶心少食面苍白。四肢发凉苔薄白,尿少便稀身无力。温肾利水健脾气,实脾加减治相宜。麻黄苓术参芪猪,姜附车前泽泻朴。 方药: 实脾饮加减…

  • 桂枝去芍药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桂枝汤证,腹无拘挛而兼有胸满者,去芍药。——《伤寒论》 【组成】桂枝、大枣、生姜各11克,甘草7克。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三次,温服。 【症状表现】原文:太阳病,下之后,…

  • 乳腺癌的治疗方7

    土贝母、核桃隔、金银花、连翘各15克。每日1剂,酒水煎服。本方源于《姚希周济世经验方》,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乳腺癌已溃。

  • 二陈汤组成,主治,临床加减运用医案

    【组成】半夏15g 橘红15g 白茯苓9g 炙甘草4.5g 生姜7片 乌梅1个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缓滑。 【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