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杏汤医案分析

【组成】桑叶3g 象贝3g 香豉3g 栀皮3g 梨皮3g 沙参6g 杏仁4.5g

【主治】外感温燥证。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病案】安某,女,2岁,维吾尔族。患儿于1991年11月初因高热、咳喘、烦燥不安在某院诊为“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经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及先锋霉素治疗近一月,出院后仍时有咳嗽,时轻时重,声音嘶哑,干咳无痰,精神萎靡,纳呆便干。家长先后喂服交沙霉素和头孢氨苄诸药不效,两月以来,症状渐重,乃来求治。患儿家居工厂住宅区,居室狭小,通风不良,冬令以火炉取暖,室温高而干燥。其父母亦日晨间常感鼻咽干燥。患儿干咳频作,溲黄便结,唇咽干红,舌红苔薄黄燥,脉数,指纹青紫。投以桑杏汤三剂咳嗽减轻,继进五剂,遂获全功。 (摘自《新疆中医药》)

【分析】桑杏汤原为初秋温燥而设,然在本病例中,患儿吃中药时已是12月份的深秋入冬了时节,但“以火炉取暖,室温高而干燥”,这便很似在家居的小环境里制造了一个初秋温燥的气候。再看其症状表现:“干咳频作,溲黄便结,唇咽干红,舌红苔薄黄燥,脉数”均是很明显的温燥化热之象。时经两月,又在一个温高气燥的环境中,此时津液损伤定是不轻,试想咳嗽怎么能止?

看看本方,方中桑叶禀金秋肃降之气,又经霜而妆,故具有清热润燥之功;杏仁,苦辛温润,宣利肺气,二者皆为君药。淡豆豉,助桑叶轻宣解表,沙参、梨皮润肺生津为辅,栀子皮清泄上焦肺热,象贝止咳化痰,同为佐使。诸药配伍,共奏宣解表邪、清肺润燥之功。此方表里双解,攻补兼施,正与本案病机相合,故2个月之疾,8剂而效。

从该病例我们看出,寒冬之季,北方均使用暖气或火炉之物,不免使得室内温高气燥。这样,最易耗伤肺津。所以温燥之邪并非尽在初秋,临床上我们要考虑周全,勿忘中医的整体观念这一特点,结合病人所处环境,务必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若不懂得此理而见咳止咳,见痰化痰,则愈止咳而咳愈剧,愈化痰而阴愈伤。既明其理,则桑杏汤不仅秋令用之,冬令用之,四季皆可用之,只要方证对应。这也证明了中医的又一个特点——辨证论治。只要坚持辨证论治,自不必拘泥于书本之原意,贵在灵活掌握并加以运用,才是真正地学好中医。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46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女性倒经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肾阴不足,肝气上逆。【治法】补肾清肝。【方名】顺经汤。【组成】当归(酒洗)15克,大熟地15克,白芍(酒炒)6克,丹皮15克,白茯苓9克,沙参9克,黑芥穗9克…

  • 荨麻疹的中医辨证论治

    荨麻疹乃今瘾疹,究其病因众纷纭。言其要旨数金匮,十法论治宜细慎。 荨麻疹,古称瘾疹,其病名始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历代医著记叙甚多,春秋战国时期称“风疹”,汉代称“瘾疹”,隋…

  • 二花三黄汤:治疗疮疡,烧伤

    功能:增液清热,解毒抗菌,清心醒脑。 主治:疮疡,烧伤。证见:寒战高烧,神昏谵语。证属阴液不足、毒邪内陷入里者。 处方:金银花60g,野菊花50g,千里光50g,败酱草40g,连翘…

  • 《风湿病中医辨治及验方》

    本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痛风、系统性血管炎、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等10种风湿病的基本概念、发病机理、诊断、辨证治…

  • 治疗白发的偏方20

    何首乌、铁矿石各60克。将药共为细末,每服2-3克,每日2次。

  • 前列腺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最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杂多,病程迁延难愈,极易复发,颇为棘手。经过临床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本质问题是瘀阻经脉,瘀结成块的血瘀证…

  • 雀斑方九

    鲜芹菜根60克。切碎,用水浸泡24小时,过滤后取汁洗脸,每日早、晚各洗1次。本方对雀斑有效。

  • 水肿

    (全身肿)生石膏半两,冬瓜皮一两,煎一碗汤服,一日二次,连用3天。

  •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未病先防做好病前调养护理与卫生十分重要…

  • 治疗男性不育的偏方3

    五味子、白蒺藜、桑螵蛸、仙灵脾、肉苁蓉各15克,九香虫9克,露蜂房12克。[制用法]水煎。每日服1剂,连用3-6个月。[适应证]男性不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