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的中医治疗验方

  1、仙鹤止血汤治吐血

主治:一切吐血、咯血。

处方:仙鹤草30克,紫珠草15克,白及10克,藕节30克,白茅根30克,茜草15克(生、炒各半),侧柏叶(炭)10克,薏苡仁10克,生甘草6克,红枣3枚,三七(另包)1克。

用法:上药煎3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日服2次,病症重、急的服3~4次。三七研细末冲服。胃呕血加入乌贼骨30克。

疗效:临床治疗104例,治愈99例(其中用药2-6剂,临床症状消失,未见出血现象79例,用药10剂以上者20例);好转(用药后症状改善,吐血、咯血大为减少)5例,有效率100%。

按语:本方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收敛,健脾清肺的作用,寒热虚实皆可用之,且血止而不留瘀,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有刺激及难化之物。

  2、止血验方治疗吐血

主治:胃热炽盛,热伤血络引起的吐血。

处方:大黄6克,白及10克,海螵蛸10克,参三七6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温开水300毫升,浸泡后频服,1日服完。

疗效:赵××,女,21岁,于1985年6月21日初诊。两个月来,胃脘部时有疼痛,嘈杂,泛酸,逐渐加重,两周前行上消化道造影,报告是胃溃疡,用药后症状好转。其原籍湖南人,嗜酒,喜食辛辣,加之饮食不节,随成斯证。数天后又因酒后,病情突然变化。胃脘疼痛加剧,恶心,呕吐,呕吐物带有血条,大便色黑呈柏油样,周身无力,头晕目眩,烦躁,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数,血色素10克,大便潜血(++)。此乃胃热炽盛,热伤血络。急则治其标,以降火止血。处方:大黄6克,白及10克,海螵蛸10克,参三七6克,炙甘草6克。共为粗末为1日量,温开水300毫升浸泡后频服。1天后恶心呕吐止,2天后便血止,给予流食,3天后大便转成软黄色。为巩固止血效果,继用泻心汤加减调理旬余,并嘱以防止暴饮暴食,勿食硬食及辛辣助火之品。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4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红斑狼疮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肝郁化热,心火内炽,血热成瘀。【治法】清心火,凉血热,解热毒。【方名】消毒灵。【组成】生地2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怀牛膝15克,苦参15克,蒲公英20…

  • 皮肤瘙痒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配方

    皮肤瘙痒常见病,全身局限两般分。实证当从驱邪治,虚证须究脏腑明。 瘙痒,简称痒,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理、病理现象,也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自觉症状。 痒的含义,文字学认为是形声字,同蛘、…

  • 冠心病的偏方2

    养心定志汤用料:太子参15克,茯神(茯苓)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丹参10克,桂枝8克,炙甘草5克,麦门冬10克,川芎10克,五味子6克,延胡索10克,龙骨15克。用法:水…

  • 心脏病验方

    1.上午十点吃下梅干(梅子干)1粒(无色素的比较好)。下午三点吃下高丽参(朝鲜人参)3片。晚上九点吃下高丽参3片,连续服用10天。注:此方适合心脏无力,心跳高速,胸闷,食欲不振,用…

  • 山药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各地多有栽培,河南产者最好。【药理成分】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泻粉、糖、蛋白质、自由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等。有营养作用,并能助消化、降低血糖…

  • 面部按摩美容技巧

    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稳定,部位要准确,有节奏感,动作灵活、轻盈、刚劲、柔和,力度要适中,快而有序。1、指腹和手掌长形按摩。本法适用于颈部、面部、额部等。2、用拇指及食指捏起面部皮肤,…

  • 龟鹿二仙胶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龟鹿二仙胶组成】2 【龟鹿二仙胶方歌】3 【龟鹿二仙胶方解】4 【龟鹿二仙胶主治】5 【龟鹿二仙胶医案】6 【医案分析】【龟鹿二仙胶组成】 鹿角胶15g 龟板胶25…

  • 《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

    内容简介本书共收载中药有效成分357个,对各成分的CAS号、化学名、异名、结构式、分子式和分子量、来源、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包括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研究和毒性作用)和应用(包括临床…

  • 牛角合剂合胆道排石汤治疗胆结石

    主治:胆结石、胆道感染。 处方:(1)牛角合剂组成:水牛角挫末、丹皮、赤芍研末,以3:1:1比例混合备用,服用时取40克用胆道排石2号方分2次冲服。(2)胆道排石汤2号方药组成:金…

  • 中医治疗产褥感染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产褥感染仍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并可配合饮食疗法以期病情早日康复内服汤药:⑴邪毒侵袭型: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方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