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黄桐油膏治疗腹腔脓肿

主治:腹腔脓肿。

处方:生石膏、大黄、桃仁、姜黄,四味药的比例为:4:3:2:1。

用法:共为细面,用生桐油调成糊状即成。先将患处放一块纱布,将药膏摊于纱布上,四角折起以防药液外流,盖上一层软塑料纸,再复盖1~2块纱布,用胶布贴好,每日换1次,直至肿块消退为止。如果患者皮肤出现红痒,可暂停1~2天再用。

疗效:本组经确诊治疗的病例有阑尾脓肿34例、肠间脓肿21例,肝脓肿6例,共计61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岁半。治疗结果:多数病人非手术治愈,住院天数最长的25天,最短的6天。肿块消失多在10~15天之间。有3例病人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治愈率在95%左右。

按语:石黄桐油是由生石膏、大黄、桃仁、姜黄组成。生石膏性大寒,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能,内服治疗各种热性病。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有减低血管通透性,促进炎性渗出液的吸收,达到消肿的功效。大黄性苦寒,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增加渗出性液体和对陈旧性血液的吸收,抑制脓肿的形成。桃仁活血化瘀,润肺通便,能促使炎症消散。姜黄具有活血行气、破瘀止疼能作用。此四味药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功效。桐油有极强的渗透性能,促使药物自局部吸收并向深部渗透,所以石黄桐油膏外敷能消炎止痛,肿块很快消退。每日更换一次,病人无痛苦,老年及儿童均可接受。现在我们正在扩大其用途,治疗急性乳腺炎、静脉炎、淋巴结炎等,局部炎性肿块效果都很满意。阑尾脓肿、肠间脓肿、肝脓肿,总的发病机理即是气滞血凝,不通则痛,瘀久化热,热腐成脓,脓郁炽盛成包块,所以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攻下。这类病人还要重视全身整体病象,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烧、血象高、消化功能紊乱、腹痛腹胀等,要及时给以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大量抗生素。实践证明再配合中西医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局部和整体紧密结合,多数病人可以非手术治愈,体现了发展祖国外科医学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高丽参的作用与功效,高丽参的副作用与禁忌

    高丽参的作用与功效 高丽参药用功效 具有大补元气、滋补强壮、生津止渴、宁神益智等功效,适用于惊悸失眠者,体虚者, 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1.益智健脑:对记忆力减退和运动协调能力…

  • 带下病的偏验方

    验方组成:向日葵茎30克。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附注:此症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连绵不断,其状如带,有白带青带、黄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下五色带下等,而白色粘液,绵绵如带…

  • 有止咳化痰作用的中药

    止咳化痰药止咳化痰药物是指能够减轻或消除咳嗽、痰浊的一些药物,适用于咳嗽,痰饮气喘等症。①橘梗橘梗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

  • 湿热并重型传染性肝炎的中医治疗验方

    脾湿胃燥湿热重,发热尿黄色如茶。遍身金黄橘子色,清热化湿并重医。茵陈生军生栀子,秦艽白藓柴芩柏。茅根橘苓藿白术,苡仁连翘板兰根。 方药: 茵陈10g 生军3g 生栀子9g 苡仁10…

  • 治疗各种外伤出血的中医验方

    石灰300g,马齿苋300g,韭菜300g,共捣成糊,做饼阴干,研极细面,加龙骨30g,冰片2g,研均。据伤口大小取适量撒于伤口,立刻见效。

  • 失眠症应做哪些检查?

    失眠症患者临床上一般给予以下检查:(一)神经心理学检查:(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三)颅脑CT检查:

  • 抗皱方十二

    杜蘅、牡蛎(熬)、防风、藁本、细辛、白附子、白芷、当归、木兰皮、白术、独活、玉竹、天雄、茯苓、玉屑各30克,菟丝子、防己、商陆、栀子花、橘皮、白蔹、人参各90克,甘松香、青木香、藿…

  • 啤酒治冻疮

    冬季有些人生冻疮,如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左右,便可缓解因冻疮而带来的痛苦。

  •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肉桂的吃法,肉桂的副作用与禁忌

    本文目录 1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1.1   肉桂的作用2 肉桂的临床应用3 肉桂的吃法 肉桂的功效与作用   肉桂的功效 肉桂具有补阳归源,驱寒活血的功效,常用于男子性功能不行,女…

  • 淋巴结核

    乌贼骨共2两,磨成粉,用猪胆汁调成糊状,涂患处,再用胶布贴牢,过10小时揭去,一日一次,连用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