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黄桐油膏治疗腹腔脓肿

主治:腹腔脓肿。

处方:生石膏、大黄、桃仁、姜黄,四味药的比例为:4:3:2:1。

用法:共为细面,用生桐油调成糊状即成。先将患处放一块纱布,将药膏摊于纱布上,四角折起以防药液外流,盖上一层软塑料纸,再复盖1~2块纱布,用胶布贴好,每日换1次,直至肿块消退为止。如果患者皮肤出现红痒,可暂停1~2天再用。

疗效:本组经确诊治疗的病例有阑尾脓肿34例、肠间脓肿21例,肝脓肿6例,共计61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岁半。治疗结果:多数病人非手术治愈,住院天数最长的25天,最短的6天。肿块消失多在10~15天之间。有3例病人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治愈率在95%左右。

按语:石黄桐油是由生石膏、大黄、桃仁、姜黄组成。生石膏性大寒,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能,内服治疗各种热性病。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有减低血管通透性,促进炎性渗出液的吸收,达到消肿的功效。大黄性苦寒,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增加渗出性液体和对陈旧性血液的吸收,抑制脓肿的形成。桃仁活血化瘀,润肺通便,能促使炎症消散。姜黄具有活血行气、破瘀止疼能作用。此四味药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功效。桐油有极强的渗透性能,促使药物自局部吸收并向深部渗透,所以石黄桐油膏外敷能消炎止痛,肿块很快消退。每日更换一次,病人无痛苦,老年及儿童均可接受。现在我们正在扩大其用途,治疗急性乳腺炎、静脉炎、淋巴结炎等,局部炎性肿块效果都很满意。阑尾脓肿、肠间脓肿、肝脓肿,总的发病机理即是气滞血凝,不通则痛,瘀久化热,热腐成脓,脓郁炽盛成包块,所以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攻下。这类病人还要重视全身整体病象,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烧、血象高、消化功能紊乱、腹痛腹胀等,要及时给以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大量抗生素。实践证明再配合中西医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局部和整体紧密结合,多数病人可以非手术治愈,体现了发展祖国外科医学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防风通圣丸(汤)的功效与作用,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防风通圣丸(汤)属于解表类方药,出于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宣明论方》,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下面详细介绍防风通圣丸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通圣丸组成配方】 防风50g,荆芥穗…

  • 虾子海参

    干海参150克、盐3克、干虾子150克、味精3克、肉汤500毫升、淀粉6克、葱、姜各15克、猪油30克、料酒30克、酱油6克。将干海参放入锅内加清水,用小火烧开,锅离火位,待其软而…

  • 治疗斑秃的偏方1

    旱莲草20克(鲜晶量加倍)。用清水将旱莲草洗净,加热蒸20分钟,取出冷后放人75%酒精200毫升内浸泡(冬春浸3日,夏秋浸2日),然后过滤去渣,即成咖啡色酊剂,瓶装备用。使用时先用…

  • 车前子的药理作用与药用价值

    高血压为常见病,而较理想的降压药尚缺少。颜老早年受双氢克尿塞利尿降压作用的启发,遂选择茯苓、泽泻、车前子做实验研究,动物实验和250例高血压患者临床验证结果表明,茯苓、泽泻基本无效…

  • 阳痿的偏方治方3

    制附子(先煎)、巴戟天、枸杞子、阳起石各10克,仙茅、仙灵脾、熟地各15克,菟丝子3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阳痿肾阳亏虚证。

  • 白血病方剂12

    野苜蓿1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白血病。

  •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18

    天冬、麦冬、熟地、赤芍各15克,黄芩、大黄(后下)各10克,黄连6克,丹皮12克,元参30克,玉米须圃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糖尿病胃热炽盛证。

  • 夏天喝老姜汤保肠胃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的谚语。省中医药研究院王劲主任医师说,夏天以喝老姜汤代茶,可以温阳散寒,保护肠胃。老姜汤很简单,也很有效。把老生姜切成薄片,用3-10g,…

  • 肝癌方二十七

    黄芪、龟板、鳖甲各15克,泽泻、党参、白术、茯苓各10克,当归20克,白花蛇舌草45克,半枝莲15克。本方源于《肿瘤要略》,功能益气养阴,清热活血,适用于原发性肝癌,使用方法是水煎…

  • 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湿疹怎么食疗,湿疹不可以吃什么

     中医治疗湿疹 中医认为治疗湿疹多为邪侵、毒邪、血瘀、血燥证、治湿疹大多采用热、降温法,再利用寒物、早期有效,但往往不能去根。 长期使用湿疹治疗造成皮肤病转为慢性迁延反复发作,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