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黄桐油膏治疗腹腔脓肿

主治:腹腔脓肿。

处方:生石膏、大黄、桃仁、姜黄,四味药的比例为:4:3:2:1。

用法:共为细面,用生桐油调成糊状即成。先将患处放一块纱布,将药膏摊于纱布上,四角折起以防药液外流,盖上一层软塑料纸,再复盖1~2块纱布,用胶布贴好,每日换1次,直至肿块消退为止。如果患者皮肤出现红痒,可暂停1~2天再用。

疗效:本组经确诊治疗的病例有阑尾脓肿34例、肠间脓肿21例,肝脓肿6例,共计61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岁半。治疗结果:多数病人非手术治愈,住院天数最长的25天,最短的6天。肿块消失多在10~15天之间。有3例病人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治愈率在95%左右。

按语:石黄桐油是由生石膏、大黄、桃仁、姜黄组成。生石膏性大寒,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能,内服治疗各种热性病。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有减低血管通透性,促进炎性渗出液的吸收,达到消肿的功效。大黄性苦寒,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增加渗出性液体和对陈旧性血液的吸收,抑制脓肿的形成。桃仁活血化瘀,润肺通便,能促使炎症消散。姜黄具有活血行气、破瘀止疼能作用。此四味药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功效。桐油有极强的渗透性能,促使药物自局部吸收并向深部渗透,所以石黄桐油膏外敷能消炎止痛,肿块很快消退。每日更换一次,病人无痛苦,老年及儿童均可接受。现在我们正在扩大其用途,治疗急性乳腺炎、静脉炎、淋巴结炎等,局部炎性肿块效果都很满意。阑尾脓肿、肠间脓肿、肝脓肿,总的发病机理即是气滞血凝,不通则痛,瘀久化热,热腐成脓,脓郁炽盛成包块,所以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攻下。这类病人还要重视全身整体病象,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烧、血象高、消化功能紊乱、腹痛腹胀等,要及时给以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大量抗生素。实践证明再配合中西医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局部和整体紧密结合,多数病人可以非手术治愈,体现了发展祖国外科医学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7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厌食方六

    鲜麦冬500克,白蜜适量。将鲜麦冬捣汁,人白蜜,隔水加热至饴糖状。每眼2-3七匙,用温酒或白开水化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固体虚所致之厌食。

  • 三金汤加味治疗胆囊炎

    主治:胆囊炎。 处方:海金沙、鸡内金、金钱草、茵陈各15克,枳壳、台乌药、焦山栀各9~12克,乳香、没药、延胡索、细辛各6克,生大黄3~6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属肝胆湿热型加…

  • 霉菌性阴道炎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霉菌性阴道炎方剂一。【组成】黄柏10克前仁15克芡实15克银杏10克苦参12克地肤子15克蛇床子15克乌贼骨(去壳研末冲服)10克甘草6克【用法】1日1剂,前…

  • 名老中医治疗肺肾两虚,心脾受累型喘证

    刘某,男,48岁,干部。初诊:1975年4月20日。两周前因哮喘住院。现咳嗽气促、白昼汗出。曾肌注青、链霉素,阿托品,服用生脉散、玉屏风散,单味龙骨、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等,均无效…

  • 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菊花茶的泡法

    民俗专家说,在中国古代,菊花对于重阳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成为重阳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有“无菊不成节”的说法,大文学家苏轼更是留下了“菊花开处乃重阳”的佳句。是什么人都适合喝…

  • 血栓性静脉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辨证】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芳香化浊。【方名】茵陈赤小豆汤。【组成】茵陈30克,赤小豆12克,炒薏仁24克,泽泻9克,炒苍术9克,炒黄柏9克,苦参12克,防己…

  • 感冒的偏方3

    白胡椒热汤面处方:白胡椒末,葱白适量。用法:煮热汤面条1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功效:辛温解表,消痰解毒。主治:风寒袭表引起的伤风感冒症。来源:民间…

  • 胃癌常用的有效的偏方

    胃癌胃癌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胞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黑便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上腹部疼痛,间伴有消瘦,无力,常可出现贫血,发热,恶…

  • 子宫肌瘤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寒凝气血瘀滞。【治法】活血化瘀,养血益气,软坚散结,温经通络。【方名】加味生化汤。【组成】当归24克,川芎15克,炙草3克,炮姜3克,桃仁3克,益母草30克,…

  • 真人养脏汤(纯阳真人养脏汤)方歌,组成与功效

    真人养脏汤(纯阳真人养脏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当归去芦 白术焙 各六钱(各18g) 肉豆蔻面裹,煨,半两(15g) 肉桂去粗皮 甘草炙各八钱(各24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