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花

刺槐花
(《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

【植物形态】刺槐,又名:洋槐、胡藤。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至25米左右。树皮褐色,有深裂槽;枝上具刺针。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3厘米,基部膨大;托叶变化为针刺;小叶7~19枚,椭圆形至长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4.5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头,有时微凹,有小细刺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光滑或幼时被短柔毛,叶质薄,鲜绿色。花序腋生,花白色,甚芳香,密生成总状花序,作下垂状,长10~20厘米,花轴有毛,花梗长7毫米,有密毛;萼钟形,先端不整齐5裂,稍带唇形而被密毛;花冠蝶形,由旗瓣、翼瓣和龙骨瓣组成,其中旗瓣基部有一黄斑;雄蕊10,2体;子房圆筒状,花柱头状,先端具绒毛。荚果线状矩圆形而扁,长8~12厘米,熟时赤褐色,内含种子4~10颗。种子肾形,褐色而有微小黑斑。花期初夏。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采集】6~7月采。

【化学成分】花含刀豆酸、鞣质、黄酮类、蓖麻毒蛋白。

花蜜含糖0.37%及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及苏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其含量为花蜜干重的0.002~4.786毫克%。

叶含刺槐甙即刺槐素的鼠李糖-葡萄糖甙、刺槐素三糖甙即刺槐素的鼠李糖-木糖-葡萄糖甙、芹菜素二糖甙即芹菜素的鼠李糖-木糖甙、芹菜素三糖甙即芹菜素的鼠李糖-木糖-葡萄糖甙及多量的正廿六醇,还含刀豆酸。新鲜的叶含维生素C-119.3毫克%。

未成熟种子及其外面坚皮含刀豆酸。种子含植物凝集素。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53.18%,油酸24.26%,亚麻酸12.04%,棕榈酸4.72%,花生酸3.31%,硬脂酸2.35%,微量的廿二酸及廿四(烷)酸。

树皮有毒,含毒蛋白和毒甙成分。心材含刺槐乙素、二氢刺槐乙素、β-二羟基苯甲酸、β-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2",4"-三羟基查耳酮、甘草素、紫铆花素、紫铆亭、3,4,5,2",4"-五羟基查耳酮。

【功用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中毒】误以洋槐幼芽及幼叶作副食品,可因机体对洋槐过敏,或烹调不当,或食用过多,以及食后再经日光照射等因素而发生中毒。曾报道23例,中毒多发生在食后2~20天之间,其表现为脸和手部浮肿,局部刺疼、灼痛或胀痛,发痒,全身无力。解救方法:用食醋2两及蒲公英4两煎服,暂时避免日光照射,2~3天即可缓解。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5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蟑螂_蟑螂的医用功效_蟑螂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蜚、蜚蠊、负盘、石姜、滑虫、茶婆虫、香娘子、赃郎、偷油婆、酱虫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散瘀;化积;解毒。主症瘕积聚;小儿疳积;喉痹;乳蛾;痈疮肿毒;虫蛇咬伤 …

  • 蛇头细辛_蛇头细辛有毒吗_蛇头细辛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蜘蛛香、水臭草、阿计欧、岩边香 性味:味辛;微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食。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食积腹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几酱科植物柔垂…

  • 五加叶

    五加叶(《日华子本草》) 【异名】五加蕻(《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或刺五加等的叶。植物形态详"五加皮"条。 【功用主治】①《日华子本草》:"治皮肤风…

  • 胡萝卜

    胡萝卜(《日用本草》) 【异名】黄萝卜(《本草求原》),胡芦菔、红芦菔(《随息居饮食谱》),丁香萝卜(《现代实用中药》),金笋(《广州植物志》),红萝卜(《岭南草药志》)。 【来源…

  • 山货榔

    山货榔(《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无毛南蛇藤的茎。 【植物形态】无毛南蛇藤攀援状藤本,长达数米。小枝灰色,皮孔明显。茎外皮粗糙易脱落。单叶互生,革质,阔卵形或长椭圆形,…

  • 黑沙蒿_黑沙蒿有怎样的生产能力及利用价值_黑沙蒿饲用价值

    基础信息 别名:油蒿、鄂尔多斯蒿、沙蒿、籽蒿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性关节炎;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痈肿疮疖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

  • 鹿茸草

    鹿茸草(《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千年艾(《庐山志》),千重塔(《植物名实图考》),瓶儿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植志》),千层矮、龙须草、白路箕、毛茵陈、白丝草、土茵陈(《湖南药…

  • 白苋

    白苋(《别录》) 【异名】糠苋,细苋(《别录》),野苋、猪苋(《本草图经》),假苋菜(《广州植物志》),绿苋(《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来源】为苋科植物皱果苋的全草或根。 【植物…

  • 辣椒茎

    辣椒茎(《重庆草药》) 【异名】海椒梗。 【来源】为茄科植物辣椒的茎。植物形态详"辣椒"条。 【采集】9~10月采。 【性味】味辛,性热,无毒。 【功用主治】除寒湿,逐冷痹,散瘀血…

  • 珍珠梅

    珍珠梅(《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山高梁、八木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珍珠杆、花儿杆(《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丛珍珠梅及东北珍珠梅的茎皮。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