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固本汤治疗肝硬化腹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

处方:附片15~30克,菟丝子、仙灵脾、白术、猪苓、丹参各20克,黄芪50克,红参15克。

用法:上方日服1剂,分2次煎服,煎量约150毫升,同时记24小时出入量。服用上方时不用任何西药。呕吐明显加代赭石、姜半夏;畏寒肢冷明显加桂枝;发热明显加柴胡;大便数日不解加生大黄;大便日解数次变质加扁豆、炒山楂;黄疸明显加郁金;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加云南白药。

疗效:本组27例,18例临床治愈(腹水征消失,自觉症状皆除,肝功能及其它生化指标正常,停药半年以上未见复发);5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各项生化指标均较前改善);4例无效(临床症状在治疗期间无改善或加重,各项生化指标较前无好转),总有效率为85.2%。

按语:肝硬化腹水是肝科常见病之一,属祖国医学“臌胀”范畴。病位在肝脾肾,气血水瘀滞是形成腹水的病理产物,是肝病晚期的征象。如《世医得效方》曰:“若脐心突起,解后复腹急,久病羸乏……名曰脾肾俱败”。这里所说脾肾俱败实指脾气脾阳,肾气肾阳亏败。临床多见腹大如鼓、青筋暴怒,脐突、无尿、气短不得卧,下肢浮肿等症。对此症的治疗,自金元四大家始,历代医家各有见解,如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攻补兼施等。笔者认为,此时脾肾大败,攻是很难奏效,唯有峻补其下,以疏启其中,才能开肾关,泄水邪,减缓胀势,延续生机。正如:“塞因塞用者,如下气虚乏,中焦气壅,欲散满则更虚其下,欲补下则满甚于中,治不知本而先攻其满,药入或减,药过依然,气必更虚,病必转甚,不知少服则壅滞,多服则宣通,峻补其下则下自实,中满自除矣。”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体会,借鉴于前人经验,自拟“温肾固本汤”。方中附片,仙灵脾,菟丝子均为峻补阳气之药,以救命门之火;红参、黄芪,白术大补元气,以扶脾土。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健在,阴水自除。方中猪苓虽有利水消胀之功,但在此配伍为引经药物。《金匮》曰:“血不解则为水”,故加丹参活血以助祛水。综全方温补脾肾,以固其本,阳气振奋,可达通阳化气利水消胀之目的。即温则湿化水行,阳盛则气行水消,命门大开,水可自下。此方运用,仍需坚持辨证论治,对湿热明显,阴虚火旺症不宜使用此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62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甲亢

    甲鱼壳5克、莲子肉2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三次,连用10天。

  • 蒜头冰糖治感冒

    将去膜的蒜头约100克浸在装有冷开水的密闭容器中六七个小时后,用纱布将蒜头滤清加入打碎的适量冰糖,再用小罐子装好,一同密封,要用时打开即可。用法:每日三次,每次二匙药液进行漱口,一…

  • 肋间神经痛药膳11

    佛手蒸白鹅配方:佛手lOg,丹参lOg,甘草6g,白芍lOg,当归lOg,白鹅肉500g,姜lOg,葱15g,盐4g,料酒20g。制作:佛手、丹参、甘草、白芍、当归润透切片;白鹅肉…

  • 治疗遗精的偏方31

    泽泻12克。制用法: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疗效:治疗多例,效果明显。

  • 外阴痒

    (包括男子下身痒)葱白连根一两,花椒50粒,水一斤烧开,洗阴部,每天两次,共洗3天。

  • 胃癌方十四

    茵陈25克,银柴胡12克,仙鹤草30克,蜂房12克,五灵脂、干蟾皮各9克,半枝莲30克,制胆星10克,紫草、石斛各15克,生地、麦冬各20克,黄芩15克,知母]2克,枳实6克。每日…

  • 中医经方在荨麻疹治疗上的应用

    摘要:《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本文整理了《金匮要略》中大青龙汤、桂枝汤、升麻鳖甲汤、葛根汤、黄…

  • 朱砂安神丸加减治疗因惊恐导致的小儿夜啼

    小儿夜啼因惊恐,先有惊恐后夜啼。惊惕易醒不安睡,紧偎母怀面唇青。朱砂安神镇惊恐,朱砂茯神生龙齿。菖蒲党参味远志,钩藤防风竺琥珀。 方药: 朱砂安神丸加减: 朱砂0.3g 茯神10g…

  • 麦饭石的作用与功效

     麦饭石的作用: 麦饭石是一种天然的药物矿石,微量元素约占人体重的0.025%,虽然其含量甚微,但是它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人体中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健康,甚至危…

  • 银翘散,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惊风

    痘疹惊疳四大症,小儿常见有惊风。惊惕悸动和抽搐,急惊慢惊慢脾风。诸风掉眩皆属肝,惊惕悸动病在心。肝气太过心生火,心火太甚动肝风。病因风火食痰惊,火热炽盛是主因。 注:惊风为儿科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