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麻黄

地麻黄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粟米草(《植物名实图考》),地杉树(《贵州民间药物》),鸭脚瓜子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番杏科植物粟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粟米草
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直根较细,黄白色。茎倾斜,有棱,多分枝,叶3~5片似轮生,根出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茎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缉,无柄。歧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形,红褐色,有短柄;花被5,分离;雄蕊3~5,与花被互生;子房上位,3室,花柱3,短。蒴果胞背开裂,种子多数,圆肾形,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生于荒地沙土,及河坝等处。分布我国中部至西南部。

【采集】5~6月采收.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淡微涩,平,"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腹痛泄泻,皮肤热疹,火眼。

《广西药植名录》:"抗菌消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烂包寸口或塞鼻。

【选方】①治腹痛泄泻:粟米草一两,青木香、仙鹤草各五至六钱。水煎,早晚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皮肤热疹:地麻黄捣烂包寸口。(《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火眼:地麻黄嫩尖七朵,九里光嫩叶七张。两药混合捣烂塞鼻内,左眼痛塞右鼻孔,右眼痛塞左鼻孔。(《贵州民间药物》)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2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绿叶_白绿叶有什么功效_白绿叶药肠胃不好可以食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羊奶果、羊肋树、天青地白、羊奶奶、小羊奶果 性味:味甘;酸;淡;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止咳平喘。主慢性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黄疸型肝炎;慢性支气管炎…

  • 熊脂_熊脂的药理作用_熊脂的药用部位

    基础信息 别名:熊白、熊油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补虚损;润肌肤;消积;杀虫。主虚损赢瘦;风痹不仁筋脉挛急;积聚;面疮;癣;白秃;臁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熊科动物黑…

  • 冬葵根

    冬葵根(《本草经集注》) 【异名】葵根(《本草经集注》),土黄耆(《滇南本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详"冬葵子"条。 【性味】甘辛,寒。 ①《别录》:"味甘,寒,无毒…

  • 龙牙草根

    龙牙草根(《本草图经》) 【异名】地冻风(《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根。植物形态详"仙鹤草"条。 【采集】秋后采收,洗净,除去芦头。 【性味】《本草图经》:"味辛…

  • 益母草花

    益母草花(《纲目》)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得花,植物形态详"益母草"条。 【采集】夏季花初开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的花朵,其花萼及雌蕊都已脱落,长约1.3厘米…

  • 土沙参_土沙参的副作用_土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止咳草、咳嗽草、泡参、土洋参、鸡肉参、喉节草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润肺止咳。主体虚自汗;乳汁不足;饮食少进;咳嗽;咯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

  • 桃仁

    桃仁(《本草经集注》) 【异名】桃核仁(《本经》)。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 【植物形态】①桃(《诗经》)又名:毛桃(《纲目》),白桃、红桃。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小…

  • 石斛露

    石斛露(《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兰科植物金银石斛等鲜茎的蒸馏液。 【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淡咸,寒。" 【功用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胃阴,平胃逆,除虚热,安…

  • 白竻薳

    白竻薳(《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叶。植物形态详"刺三甲"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

  • 石耳_石耳的食用方法_石耳有哪些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灵芝、石木耳、岩菇、脐衣、石壁花、地耳 性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肺虚劳咳;吐血;衄血;崩漏;肠风下血;痔漏;脱肛;淋浊;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