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痹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风寒湿痹的中药方剂

风寒湿为痹之要,附子二乌常取效。搜邪扶正治顽疾,虫药巧用堪称妙。

痹证是指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肿大、伸屈不利等症。在祖国医学中的“历节风”、“痛风”、“风湿”等均属此范畴,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按此辨证施治。

究其病因,经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故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说,且临床上根据其病邪之偏胜而有行痹、痛痹、着痹的不同病名,分别以疏风、散寒、除湿为主要治则。

对久痹顽疾者,治疗当顾及深伏之病邪及业已耗损之正气,根据正邪之偏颇而分别择方用药。对邪偏盛者,余常取小活络丸方合附子汤治之。其中附子、川乌、草乌是常用之品,附子虽属温阳药,但能祛寒除湿,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金匮》之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皆用附子以治湿痹,足见其之效应。川乌、草乌功用与附子相似,唯其镇痛作用尤佳,故常用于关节痛甚不可忍者,因其能引发散药驱在肌腠之风邪,引温热药除深伏之寒湿,故为蠲痹止痛之要药,然此类药均须经加工炮制,不可生用,慎防中毒。对以正虚为主要见症者,余以三痹汤或独活寄生汤为主方。此方是以八珍汤补养为主,其中四物又有活血之功,符合“治风先治血”的宗旨,方中又以治风寒湿三气之药从之,再加杜仲、牛膝、续断强筋骨、健腰膝,扶正祛邪,舒筋通络。方药平和,久服无妨。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最难治之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作者治此证是在治顽痹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诸如地龙、蜈蚣、全蝎、地鳖虫、白花蛇等。用虫类药物治顽痹确有一定疗效,不过使用时要有所选择。如地龙其性咸寒,用于兼有热象者更佳,唯其对胃有所刺激,放胃纳不佳者忌用;蜈蚣具有镇痉作州,适用于腰脊拘急强直疼痛者;全蝎具有祛风作用,主用于四肢关节强直畸形者;地鳖虫是骨科常用药,宜用于关节疼痛且有推筋着骨之感者;白花蛇其性走窜,能引诸风药至病所,止痛之效尤著,药理实验证实其提出物具有镇静、镇痛作用,但此药有毒,故初期轻症不用,而在他药疗效不彰之时选用,可奏效。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张士卿教授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白塞氏病经验

    张士卿教授是首批甘肃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博士生导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博士生导师。师从于…

  • 食管癌方八

    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9克,山药30克,白芍15克,熟地20克,当归11克,赤芍12克,急性子6克,白花蛇舌草40克,焦三仙各9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益气养血…

  • 龙眼核治心动过速

    龙眼核500克,去黑皮,煮极烂,加大乌枣500克去核,捣烂如泥,做成丸。每晨淡盐汤送下9克,几服即愈。

  • 月经病方四

    人参6克,黄芪30克,大枣15枚,去心白莲米去心60、粳米克60克。先将人参、黄芪用清水1000毫升,文火煮取200毫升去渣,大枣去核,与莲米、粳米共煮为粥。1日1剂,可连续1周。…

  • 桑菊饮的方剂组成及功效

    【方歌】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绕。芦根为引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7.5g,菊花3g,苦杏仁6g,连翘4.5g,薄荷2.4g,桔梗6g,…

  • 《著名中医临床家惯用方精选》

    《著名中医临床家惯用方精选》收集了著名中医临床家祖传方、验方和临床习惯使用的经验方药。按照尊重历史,尊重原貌,尊重原著、原人、原方、原案的编撰原则,对每位著名中医临床家先作个人简介…

  •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祁州药志》

    本书属药物学专著。鉴于民国期间版本众多,故选用最早或最佳版本为蓝本,并与其它不同版本的同类医书校对,同时又与相关的医书文献进行旁校,力求校勘准确无误。篇首,附点校者的研究论述,介绍…

  • 外痔、内痔奇方

    药方:(1)割鼻草洗净切碎,用花生油炒之,用文火炒20分钟才可吃,此方吃后不可吃任何东西。用法:饭后两点才可服用,服用此方经过两点钟才可以吃饭。注意:割鼻草,要炒花生油,不可掺盐及…

  • 三七蒸鸡

    三七20克,母鸡1只,料酒、姜、葱、味精,食盐各适量。将鸡退去毛桩、剁去爪、去内脏,洗净,剁成长方形的小块装入盆中;取10克三七磨粉备用,余下者上笼蒸软切成薄片;生姜洗净切成大片、…

  • 早泄的治疗偏方4

    狗肉50克,莲子30克。[制用法]煎煮。服食,每日1剂。[适应证]早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