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湿痹的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风寒湿痹的中药方剂

风寒湿为痹之要,附子二乌常取效。搜邪扶正治顽疾,虫药巧用堪称妙。

痹证是指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肿大、伸屈不利等症。在祖国医学中的“历节风”、“痛风”、“风湿”等均属此范畴,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按此辨证施治。

究其病因,经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故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说,且临床上根据其病邪之偏胜而有行痹、痛痹、着痹的不同病名,分别以疏风、散寒、除湿为主要治则。

对久痹顽疾者,治疗当顾及深伏之病邪及业已耗损之正气,根据正邪之偏颇而分别择方用药。对邪偏盛者,余常取小活络丸方合附子汤治之。其中附子、川乌、草乌是常用之品,附子虽属温阳药,但能祛寒除湿,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金匮》之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皆用附子以治湿痹,足见其之效应。川乌、草乌功用与附子相似,唯其镇痛作用尤佳,故常用于关节痛甚不可忍者,因其能引发散药驱在肌腠之风邪,引温热药除深伏之寒湿,故为蠲痹止痛之要药,然此类药均须经加工炮制,不可生用,慎防中毒。对以正虚为主要见症者,余以三痹汤或独活寄生汤为主方。此方是以八珍汤补养为主,其中四物又有活血之功,符合“治风先治血”的宗旨,方中又以治风寒湿三气之药从之,再加杜仲、牛膝、续断强筋骨、健腰膝,扶正祛邪,舒筋通络。方药平和,久服无妨。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最难治之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作者治此证是在治顽痹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诸如地龙、蜈蚣、全蝎、地鳖虫、白花蛇等。用虫类药物治顽痹确有一定疗效,不过使用时要有所选择。如地龙其性咸寒,用于兼有热象者更佳,唯其对胃有所刺激,放胃纳不佳者忌用;蜈蚣具有镇痉作州,适用于腰脊拘急强直疼痛者;全蝎具有祛风作用,主用于四肢关节强直畸形者;地鳖虫是骨科常用药,宜用于关节疼痛且有推筋着骨之感者;白花蛇其性走窜,能引诸风药至病所,止痛之效尤著,药理实验证实其提出物具有镇静、镇痛作用,但此药有毒,故初期轻症不用,而在他药疗效不彰之时选用,可奏效。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7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落枕效方

    处方与用法:党参20克,黄芪20克,蔓荆子12克,葛根12克,黄柏10克,白芍10克,升麻6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功效:祛风活血,治落枕,颈项强直,转动失灵等,一般1~3…

  • 治疗斑秃的偏方15

    侧柏叶若干。将上药阴干,研末,和麻油涂之。

  •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秘方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或称血源性骨髓炎是指骨质各组成部分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感染。病变可侵及骨髓、骨皮质及骨膜。本病破坏性大,发展快。多发生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中医学称为“骨疽症”…

  • 心力衰竭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方名】心力衰竭方剂一。【组成】黄芪10~15克党参10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10克灸附片6~10克制半夏10克北五加皮4~10克。【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治法…

  • 洗剂

    洗剂是含有有效成分的流体,常以乳剂、悬浮液或溶液的形式出现,后者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乙醇。

  • 消渴的病因病机,消渴的中医辨证论治及治疗方剂

    消渴阴伤仔细瞧,临床所见分三消。上肺下肾中脾胃,审证求因效更高。 消渴是以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或尿甜为特征的病证。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

  • 李琦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约30%的1型糖尿病和20%-50%的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1]。寻求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和药物已成为科研工作者…

  • 润肤抗皱妙方一例

    黄柏皮10g,土瓜根6g,大枣7枚。将前三味研细,每天早晚取来化汤洗面,也可以之洗手。本品可延缓皮肤衰老,润肤抗皱。

  • 清胃泻火汤

    组成:连翘,黄连,当归,生地,丹皮,生石膏,升麻,大黄,甘草。功效:清胃泻火,凉血通便。主治:实火口疮。用法:水煎服。

  • 抗皱方十

    白术、茯苓、杜衡各45克,萎蕤、藁本、芎劳、土瓜根、瓜蒌各37.5克,木兰皮、白僵蚕、蜀水花、辛夷仁、零陵香、藿香各125克,菟丝子60克,栀子花、麝香(酒浸并绵裹)、鹰屎白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