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病因病机,痔疮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剂

痔疮发病高,治法多奇妙。难控复发率,唯依预防招。

痔就是肛门直肠下端静脉发生曲张充血,逐渐形成一个或多个静脉团,突起于粘膜或皮肤平面,形如山峙,故称为“痔核”。位于肛门齿线以上,表面复以粘膜的痔核,称为“内痔”;位于肛门齿线以下,表面复以皮肤的痔核,称为“外痔”。内、外痔同时并存的称为“混合痔”。中医通称为“痔疮”。

发病机理,《内经》记载:“筋脉横解,肠辟为痔”。历代医家认为“脏腑本虚,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天长日久,则“筋脉横解”(相当于血管扩张的病机)。脏腑本虚,指大肠腑而言。可以理解为人体肛门直肠位处下焦,其静脉无瓣膜,血液回流缓慢;痔静脉丛周围组织疏松,缺乏支持等解剖学上的弱点。致易于郁血、血流郁滞,造成扩张。其他脏腑虚损,如肺肾阴虚,肠燥便秘;肝郁血瘀,胁下积聚;心阳不振,宗气鼓动乏力等,均可致下焦阴血郁滞。另“五痔乃大肠火结之症”;“肠风便血,皆肠胃素有蕴热,复加风邪袭之致病”。说明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炙煿厚珠辛辣,饥饱失常,饮酒过度;内伤房劳;久坐久立,负重运行;长期便秘或腹泻,妊娠分娩等,都可致肠胃机能失调,火毒湿热内生,风燥湿热蕴结,气血不调,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本病。

主证为大便出血或伴肿物脱出肛外。炎症或血栓期伴肿痛。

治疗以局部为主。中药内服对初期内痔、内痔嵌顿伴肛门水肿、炎性外痔及年老体弱不宜手术者,有一定疗效。

凡大便结燥,便前后出血,血色鲜红,量多或少,呈滴或喷射状,不与粪便相混,苔黄,脉濡数。属燥热实证。宜清热润燥,凉血止血。常用凉血四物汤加减:生地30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黄芩12克、枳壳10克、槐花15克、地榆15克、侧柏叶15克、火麻仁12克、杏仁10克。或用槐栀合剂、槐角丸等。

内痔嵌顿、肛门水肿、血栓外痔等,为湿热、热血壅结所致,仍属实证。宜在上方基础上加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活血散瘀药物。如水肿重加黄柏、苍术、泽泻或行气去瘀、消肿止痛的乳香、没药;血栓加活血散瘀的桃仁、红花或破瘀通络的穿山甲、皂角刺及润燥散血的蒌根。血栓及炎性外痔、肛门水肿还可用黄连解毒汤合止痛如神汤加减,辅以局部坐浴。

虚证患者见于内痔出血日久,贫血而气血双虚;老年人中气下陷;产后失血,气血未复者。证见面色少华,唇白,气短懒言,舌淡苔剥,脉细。宜养心健脾,补益气血。常用归脾、四物、补中益气、十全大补等汤或丸剂。

局部治疗,目前多以枯痔钉、结扎、枯痔注射等传统疗法为主,和沿用硬化注射。近年还引用冷冻、激光治疗。外洗方对促使内痔回纳,血栓及水肿、炎症消除,颇能奏效。常以热盐水熏洗坐浴。食盐能清热消毒收敛。也宜鲜马齿苋煎水熏洗坐浴。马齿苋性味酸寒,解毒收敛之功好,能助消肿止痛。还可用苦参煎水外洗。苦参性味苦寒,清热除湿,并能解毒杀虫止痒。内痔脱出并致粘膜糜烂,洗之效佳。

痔的预防,当针对病因,尤以饮食起居、防止大便结燥为重要。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81.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治疗斑秃的偏方12

    鲜骨碎补50-100克。将药切成薄片备用,用骨碎补片蘸盐外搽患部,每日3次。

  • 产后断乳

    大麦芽半两,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只需一天便无乳汁再来。

  • 治疗便秘的偏方2

    番泻叶若干。[制用法]每日3-6克,泡水代茶饮。[适应证]实秘。

  • 除臭偏方13

    碘酒、酒精适量。制用法:先用碘酒棉球洗净腋窝部,3分钟后再用酒精棉球脱碘,日1次。疗效:1-2次即愈。

  • 石膏知母加参汤加味治疗中暑

    盛夏高热中暑急,壮热烦渴汗昏迷。肢厥不语牙关紧,中医“暑厥”“暑风”寻。暑热毒邪侵人体,燔灼阳明犯心包。引动肝风损阴阳,轻重因人而不同。 注:中暑是发生于盛夏高温的一种急性病。临床…

  • 牙龈出血是什么原因,牙龈出血怎样治疗,牙龈出血怎么办

    本文目录 1 牙龈出血是什么原因2 牙龈出血怎么办3 牙龈出血吃什么中药4 牙龈出血治疗偏方5 牙龈出血食疗方法6 如何预防牙龈出血牙龈出血是什么原因 牙齿出血,又称牙衄。指非外伤…

  • 小建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小建中汤 出自《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9g) 甘草二两,炙(6g) 大枣十二枚,擘(6枚)芍药六两,(18g) 生姜三两,切(9g)胶饴一升(30g) 【用法】 上…

  • 向日葵叶治高血压

    取中等向日葵叶子一个(不要太老,也不要太嫩),洗净,撕成若干小片,分为两部分,上午、下午各用一半。将向日葵叶放在杯子里,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如能加几片竹叶或适量绿茶更好,有清火利尿的…

  • 厌食方七

    炒扁豆、党参、玉竹、山栀、乌梅各等分,白糖适量。各药加水同煮,至豆熟时取汁,加白糖饮服。本方适用于因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症。

  • 厌食方三

    锅焦(炒黄)、莲肉各120克。将莲肉去心,蒸熟后,干燥,与锅焦共为细面,每次3—5匙,加白糖,开水调匀温服,日3次。本方常食可增加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