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崩漏的中药方剂

崩中漏下乃同因,冲任损伤是本根。虚补热清两大法,治崩三曲细酌斟。

崩,是形容妇女下血如山之崩,其量大,其势急,即阴道突然出血如注;漏,是形容妇女下血如水之漏,其量小,其势缓,即阴道出血淋漓不断。

崩与漏,虽然见症有轻重之分,病势有缓急之别,但病机却基本相同,而且互为因果,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古往今来大多崩漏并称。正如《济生方》所说:“崩漏之疾,本乎一证。”“漏者崩之渐,崩者漏之甚。久崩不止,气血耗竭,必然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亦将成崩。”

究其机理,固然与先天肾虚有关,但毕竟多由后天失养而致。早婚、房劳、多产,皆可伤肾;忧思抑郁、饮食失调、劳倦过度,都会伤脾。这样,脾肾亏虚,冲任不足,难以摄血,崩漏即成。恰如《诸病源候论》所言:“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

这类由脾肾亏虚引起的崩漏,临床常见。有脾虚为主的,有肾虚为主的;肾虚之中又有偏于阴虚、偏于阳虚之别。但临床最为常见的还是脾虚为主的类型: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血色淡面质稀薄;精神困倦,肢软不温,气短懒言,饮食不香,大便稀溏;而色少华,甚则㿠白,舌胖嫩,苔白润;脉多细弱,或呈芤象。而下血短则十余日,甚至断续不定,绵延数月,以致气血大虚,更难摄血,形成恶性循环。故宜尽快补中益气,固本摄血。一般可选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减,也可用傅青主固本止崩汤(熟地、白术、黄芪、当归、黑姜、人参)化裁。

作者自拟“止崩固漏饮”,屡用多验,奏效颇捷。处方:炙黄芪60克、潞党参30克、白术15克、当归6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阿胶15克、炒地榆30克、乌贼骨30克、续断15克、红枣30克。倘兼虚热,则熟地易生地,并加黄芩15克。继用归脾丸长服收功。

崩漏初起,又以属热者居多,故有“崩证热多寒少”之说。但致崩之热,多为虚热。早在《素问·阴阳别论》即已指出:“阴虚阳搏谓之崩。”张山雷也强调说,致崩之火,“是虚火,非实热可比。”

的确,临床每见阴虚血热证型:出血量多,色深红,质稠厚;烦躁少寐,头昏口渴,手足心热;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脉多弦数。治宜清热凉血,固经止血。《简明中医妇科学》所载清热固经汤(地骨皮、生地、炙龟板、牡蛎粉、阿胶、栀子、地榆、黄芩、藕节、棕榈炭、甘草),用之多效。余用丹栀逍遥散去薄荷、生姜,加三地(生地、地榆、地骨皮),亦能取效。继用逍遥丸与知柏地黄丸巩固疗效。

此外,血瘀崩漏,亦非少见。特点为血中央有瘀块,少腹痛而拒按;舌质黯,有瘀点,脉多沉涩。一般用四物汤合失笑散有效;余用桃红四物汤加二粉(三七粉、延胡粉)、二炭(茜草炭、艾叶炭)及阿胶,疗效尚佳。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患者并非单纯的血热、血瘀、脾虚、肾虚,而是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务须分清主次,兼而治之。近贤陈源生提出,要掌握三个要领;气与血、补与清、通与涩,确系有得之言。

尤需注意者,治愈崩漏,并非易事。绝不可仅以止血为功,而应把握初、中、末三法,以求根治。《女科经纶》曾引方约之语:“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这止血、澄源、复旧,已为医界公认之准则。可谓治崩三步曲。但澄源焉能仅限于“清热凉血”,复旧岂可只知“补血”?!倘系因瘀而致,只有消瘀才能澄源;而要完全复旧,则非培补脾肾不可。要在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虚者补之,瘀者消之,热者清之,治之得法,自无不愈。”妙哉斯言!

——本文摘自《中医精华浅说》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8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8/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益气健脾补肾汤治疗闭经

    妇女十八未行经,三月以上无月经。原发继发都为闭,临症虚实要分清。 注:女性年满十八周岁从未行经者,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形成,但又发生三个月以上无月经者(妊娠、胎产、哺乳期除外)、称为“…

  • 治疗哮喘的偏方1

    桂枝、厚朴各6克,姜半夏、杏仁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证]寒证哮喘。

  • 松子仁治冻疮

    松子仁治冻疮:松子仁30克,捣烂加菜油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1次。嚼食松子仁治痔疮出血:每日嚼食松子仁3次,每次5克。

  • 温胆汤加减治疗耳原性眩晕症

    清阳不升痰湿阻,头晕目眩恶心呕。头痛头重胸膈满,脉象缓滑苔白腻。燥湿化痰健脾胃,加减温胆汤南星。半夏茯苓生苡仁,陈皮甘草淡竹茹。虚烦不寐去苡仁,加栀枳实枣麦冬。 方药: 温胆汤加减…

  • 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 对48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四物汤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月经不调患者分成两组对比治疗,对照组24例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24例进行四物汤治疗,将对照组、治疗…

  • 黄芪建中汤立方意义,治疗范围,诸家经验谈

    小建中汤证,而正气不足,多自汗、盗汗者,加黄芪。——《金匮》 【组成】即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5.5克,煎法、用法同前。 【症状表现】原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补充…

  • 砂糖治褥疮

    白砂糖500克,加少许高锰酸钾,用250毫升水溶解,加热至粘稠状,待凉至温热后直接涂在患处,厚度为4毫米左右,然后用纱布包扎,每5天洗换1次,3次后症状会明显好转。

  • 名老中医宋鹭冰治疗气虚伏暑迁延

    孙某,男,47岁,干部。初诊:1981年9月。患者形体丰满,近年常感短气懒言,动则汗出。1980年赴京学习,时值长夏,恣喷瓜果,渐觉头晕,沉重如裹,胸膈痞闷,腹胀,肠鸣有水声,背部…

  • 白虎汤的临床新用,白虎汤加减运用医案

    白虎汤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效 辛寒清热,生津除烦。 方药组成 知母6两,生石膏1斤(碎),甘草2两(炙),粳米6合。 服法与禁忌 上药4味,以水1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

  • 四君子汤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1 【四君子汤组成】2 【四君子汤方歌】3 【四君子汤方解】4 【四君子汤主治】5 【四君子汤医案】6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四君子汤的论述6.1 基础气虚证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