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脂

白石脂
(《本经》)

【异名】白符、随(《吴普本草》),白陶土、高岭土(《矿物药与丹药》)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铝,含氧化硅46.5%,氧化铝39.5%,水14.0%。但常含铁、镁、钙等杂质;分析1例如下:氧化硅42~46,氧化铝37~40,氧化铁0.5~0.9,氧化锑0~1,氧化钙0~0.7,氧化镁0~0.3,氧化钾0~0.5,氧化钠0~0.6%。

【性味】甘酸,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吴普本草》:"歧伯、雷公:酸,无毒。李氏:小寒。扁鹊:辛。"

③《别录》:"味甘酸:平,无毒。"

④《日华子本草》::温,无毒。"

【归经】①《纲目》:"手、足阳明。"

②《要药分剂》:"入肺、大肠二经。"

【功用主治】涩肠,止血。治久泻,久痢,崩漏带下,遗精。

①《本经》:"主黄疸泄痢,肠辩脓血,阴蚀下血亦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

②《别录》:"养肺气,厚肠,补骨髓,疗五脏惊悸不足,心下烦,止腹痛,下水,小肠澼热溏便脓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

③《药性论》:"涩大肠。"

④《日华子本草》:"治泻痢,血崩带下,吐血衄血,并涩精淋沥,安心镇五脏,除烦疗惊悸,排脓治疮疖痔漏,养脾气,壮筋骨,补虚损。"

⑤《珍珠囊》:"固脱。"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有湿热积滞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燕屎为之使。恶松脂。畏黄芩。"

②《药性论》:"恶马目毒公。"

③《蜀本草》:"畏黄连、甘草、飞廉。"

④《日华子本草》:"畏黄芩、大黄、官桂。"

【选方】①治小儿水痢,形羸不胜大汤药:白石脂半大两,研如粉,和白粥空肚与食。(《子母秘录》)

②治小儿泻清水不止:白石脂一分,白龙骨一分。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芥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至五十丸,紫苏木瓜汤下,日进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百一选方》白龙丸)

③止便脓:白石脂,得厚朴并米汁饮。(《药对》)

④治冷痢,食不消化及有白脓,日夜无节度:白石脂、干姜各八分。上二味捣筛为末,以沸汤和少许面薄糊和药,并手捻作丸,如食法。(《外台》)

⑤治小儿脐中汁出不止,兼赤肿:白石脂细末,熬温扑脐中,日三。(《独行方》)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7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鬼箭羽

    鬼箭羽(《日华子本草》) 【异名】卫矛、鬼箭(《本经》),神箭(《广雅》),六月凌(《植物名实图考》),八树、四棱锋、芸杨,鬼见愁(《中国树木分类学》),四面锋、篦箕柴(《浙江中药…

  • 树救主_树救主的副作用_树救主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野八角、假八角、土八角 性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散瘀消肿。主胃痛吐泻;胸腹气痛;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小花八角的根。 原…

  • 猫须草

    猫须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猫须公、肾茶。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猫须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猫须草亚灌木,高0.5~1米。茎枝四方形,紫褐色。叶对生;卵状披针形,…

  • 黄瓦韦

    黄瓦韦(《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金鸡尾、大石韦、七星剑(《贵州民间药物》),瓦韦,石茶(《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黄瓦韦的根及全草。 【植物形态】黄瓦韦多年…

  • 地锦草

    地锦草(《嘉祐本草》) 【异名】地联、夜光、承夜(《吴普本草》),地噤、地锦(《本草拾遗》),酱瓣草(《庚辛玉册》),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螘草、雀儿卧单、猢狲头草(《纲目》)…

  • 树刁

    树刁(《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百合种植物树刁的根茎。 【植物形态】树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30厘米。地下茎为联接的球形体,横行;生须根。茎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长圆形,长…

  • 遍地金_地黄金是什么药材_遍地金的功效与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小化血、小化药、蚂蚁草、小黄花香、田基黄、痧子草、青鱼胆、肝炎草、地耳草、对叶草、千锤散、大田基黄、蚁药、苍蝇草、毒蛇草 性味:寒;苦;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泻…

  • 鹿耳翎_鹿耳翎的功效_鹿耳翎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鹿耳苓、鹿耳草、八十缺、毛六猖、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凤、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羊仔菊、臭灵丹、辅轴风、四方根、羊耳三稔、陆续消、六耳消、土防风、六…

  • 白头翁花

    白头翁花(《纲目》)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花蕾,植物形态详"白头翁"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研末调敷…

  • 瞿麦

    瞿麦(《本经》) 【异名】巨句麦(《本经》),大兰(《别录》),山瞿麦(《千金方》),南天竺草(《圣济总录》),剪绒花(《医林纂要》),竹节草(《山东中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