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鱼尾

白鱼尾
(《闽东本草》)

【异名】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

【植物形态】驳骨丹
落叶灌木,高2~3米。幼枝略呈四棱形,茎上被灰白色柔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斑生锯齿,上面绿色,被灰白色短柔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叶柄长3~10毫米,被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淡紫蓝色或白色;萼钟形,4裂;花冠管状,先端4裂;雄蕊4;柱头2裂。蒴果,萼宿存。花期春季。
生于山地或栽于庭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白鱼尾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采为佳。

【性味】《福建中草药》:"苦微辛,温,有小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肾、大肠三经。"

【功用主治】祛风,化湿,通络,杀虫。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关节风湿痛,脾湿腹胀,痢疾,丹毒,跌打损伤,虫积腹痛。

①《闽东本草》:"驱风寒,去湿热,止疼痛,健脾胃,杀虫解毒。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腹虫痛,头晕眩呕。"

②《福建中草药》:"驱风化湿,行气活络。治痢疾,脾湿腹胀,关节风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闽东本草》:"体质虚弱者不宜多服。"

【选方】①治痢疾:白鱼尾鲜叶或嫩芽叶一至二两,捣烂,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丹毒:白鱼尾全草三至五钱,煎汤服。(《闽东本草》)

③治跌打损伤:白鱼尾鲜根二两,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脾湿腹胀:鲜驳骨丹根二至三两,水煎,早晚分服。(《福建中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26.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丝瓜皮

    丝瓜皮(《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种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果皮。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采集】夏、秋间,食用丝瓜时,收集削下的果皮,晒干。 【功用主治】治金疮,疔疮,坐板疮。 ①…

  • 蕨根

    蕨根(《纲目》) 【异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植物形态详"蕨"条。 【采集】秋、冬挖取,洗净,晒干。 【性味…

  • 鹅掌金星草_鹅掌金星草可以入药吗_鹅掌金星草主要治疗什么

    基础信息 别名:辟瘟草、鸭脚金星草、独脚金鸡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解毒。治伤寒热病,烦渴,惊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慢性肝炎,血淋,便血,痈肿疔疮。 生长…

  • 青葙花

    青葙花(《江西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花序。植物形态详"青葙"条。 【性味】《江西草药》:"性微寒,味苦。" 【功用主治】清肝凉血,明目去翳。治吐血,头风,目赤,血淋,月…

  • 广西狗牙花_狗牙花的功效与作_狗牙花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大驳骨、山狮子 性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广西狗牙花的根皮、叶。 原形态:灌木,高达5m…

  • 白刺花

    白刺花(《贵州草药》) 【异名】白花刺(《贵州草药》),苦刺花(《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 【植物形态】白刺花矮小灌木,高1.2米左右。树皮灰褐色,多疣状突…

  • 大叶花椒

    大叶花椒(《湖南药物志》) 【异名】见血飞(《湖南药物志》),山批杷、铁杆椒、岩花椒(《贵州草药》),蚌壳花椒、单面针、钻山虎(《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

  • 麦麸草

    麦麸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全草。 【植物形态】细野麻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疏生短伏毛,常分枝。叶对生,草质,卵形或宽卵形,长3~11厘…

  • 牛毛毡

    牛毛毡(《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牛毛毡的全草。 【植物形态】牛毛毡一年生草本。匍匐根茎极细。秆丛生,极细密,高2~12厘米。叶鳞片状,具鞘,鞘微红色,膜质,管状,高5…

  • 青头菌_青头菌有毒性吗_青头菌有用药价值吗

    基础信息 别名:青面子菌、青面子、黤面子 性味:甘;微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理气解郁。主肝热目赤;目暗不明;妇女肝郁内热;胸闷不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