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刺根

白叶刺根
(福建)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

【植物形态】福建胡颓子,又名:椬梧。
常绿直立灌木,高1~2米。枝具长棘刺,幼枝被褐色鳞片。叶亚革质,倒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3~4.5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浑圆,基部楔形,全缘,上面被银灰色鳞片,常脱落,下面鳞片较密;叶柄长4~7毫米。花簇生于叶腋成短总状花序,银白色,外面密被鳞片;花被简短,杯状,长2毫米,上部4裂,内面无毛或疏生白色星状毛;雄蕊4;花柱无毛。果实卵球形,长5~8毫米,密被银白色鳞片,成熟时红色。
生于山野。分布福建、台湾一带。

本植物的叶(福建胡颓子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药材】干燥根呈圆柱形,多切成短段,径约1~2厘米,外表暗棕色,栓皮剥落,有明显的纵沟纹。质极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栓皮层浅红棕色,中柱浅黄色,致密而坚实。

【性味】酸涩,平。

【功用主治】祛风理湿,下气定喘,固肾。

【选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福建胡颓子鲜根一至三两,酒适量,猪瘦肉四两。加水炖服。

②治肾亏腰痛:福建胡颓子根一至二两。水煎汤,加红糖适量调服。(性味以下出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5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双肾子

    双肾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江西草药》),对对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齿片鹭兰的块根或茎叶。 【植物形态】齿片鹭兰又名:玉…

  • 二色内风消

    二色内风消(《浙江天日山药植志》) 【别名】两色五味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香苏子、北五味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二色内风消的根、茎或果实。 【植物…

  • 覆盆子叶

    覆盆子叶(《本草拾遗》) 【异名】西国草(《海上集验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茎叶。植物形态详"覆盆子"条。 【性味】《纲目》:"酸咸,平,无毒。" 【功…

  • 蜜蜂子_蜜蜂子吃了有什么好处_蜜蜂子对身体的益处

    基础信息 别名:蜂子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杀虫;通乳。主头风;麻风;丹毒;风疹;虫积腹痛;带下;产后乳少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的未成…

  • 大黄

    大黄(《本经》) 【异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李当之《药录》),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中药材手册》),峻(藏名)。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

  • 野鸡草

    野鸡草(《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小仙茅(《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小金梅草的全株。 【植物形态】小金梅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球形或长圆形,顶部冠以黑褐色的老叶纤维;…

  • 草血竭

    草血竭(《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回头草、草血结(《滇南本草》),土血竭,拱腰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金黄鸡(《滇南本草》整理本),迂头鸡、一口血、蛇疙瘩(《四川中药志》)…

  • 猪胰

    猪胰(《药对》) 【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胰腺,动物形态详"猪肉"条。 【性味】①《本草图经》:"寒。" ②《纲目》:"甘,平,微毒。" 【功用主治】益肺,补脾,润燥。治肺损咳嗽、咯…

  • 鼠皮

    鼠皮(《纲目》) 【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皮。动物形态详"鼠"条。 【功用主治】《纲目》:"烧灰,封痈疽口冷不合者。生剥贴附骨疽疮,即追脓出。" 【选方】治脓溃后疮不合…

  • 金刚散

    金刚散(《云南中草药》) 【异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