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草

八仙草
(《滇南本草》)

【别名】猪殃殃(《野菜谱》),小锯藤、锯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广西中药志》),细茜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拉拉藤或粗叶拉拉藤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拉拉藤(《植物名实图考》)
一年生草本,蔓状或攀缘状,长20~40厘米。茎绿色,纤弱,四方形,分枝,棱上有倒生小刺。叶6~8枚轮生,无柄,膜质,线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2~6毫米,先端具针锋尖头,上面绿色,被倒生白色刺毛,下面淡绿色,除沿中脉及边缘被毛外,余光滑无毛,侧脉不明显。疏散聚伞花序,腋生;花细小,直径约1毫米;萼截头状,长不及1毫米,有钩毛;花瓣4,淡绿白色,有时染以紫色,卵形,极短;雄蕊4,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室,花柱2裂。果稍肉质,孪生,表面密生白色钩毛。花期4~5月。生于荒地、园圃、耕地上。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②粗叶拉拉藤,又名:锯锯藤。
一年生草本。偃卧咸稍斜举。茎六棱形,具分枝,枝上有小倒刺,粗糙。叶4~8枚轮生,叶片膜质,线状披针形以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8~4厘米,宽3.3~6.6毫米,先端具针状尖头,向下渐狭;全缘,具毛茸,基部抱茎。花生于叶腋,小花3~8朵,排成疏散的聚伞花序;花萼4枚,截头状;花冠轮状,极细小,直径不到1.5毫米;花瓣4枚,卵形,绿白色或有紫晕,仅基部联合。果实稍肉质,密被钩状白毛。花期春季。

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晒干或晾干。

【药材】干燥全草黄绿色或枯黄色,全体具有棘手的倒刺,茎叶多卷缩成团。茎坚韧,纤维性,叶脆,易破碎。果实多脱落,留有伞形的果柄。
产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苦辛,寒。

①《滇南本草》:"味辛苦,性微寒。"

②《广西中药志,:"味涩,性平。"

③《湖南药物志》:"甘涩,微寒。"

【归经】《滇南本草》:"入少阴、太阴经。"

【功用主治】清湿热,散瘀,消肿,解毒。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

①《滇南本草》:"治湿热,诸经客热,虚痨,童痨,筋骨疼痛,热淋,赤白便浊,玉茎痛。退血分烦热,止尿血。"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疥癣。"

③《广西中药志》:"治妇人痛经。又捣烂取汁冲糯米浆,治飞扬疮。"

④江西《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阑尾炎,近用于治癌。"

⑤《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炎,祛风湿,散瘀血,治痰火热症,风热眼雾眼屎多,风湿跌打疼痛,外伤皮下瘀肿。"

⑥《云南中草药》:"清热凉血,利尿。治血淋,尿路感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捣汁滴耳。

【选方】①治五淋:八仙草三钱,滑石二钱,甘草一钱,双果草二钱。水煎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②治妇女经闭:猪殃殃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跌打损伤:鲜猪殃殃根、马兰根各四饯。水酒各半煎服。另以鲜猪殃殃全草、酢浆草等分,捣烂外敷。

④治感冒:鲜猪殃殃一两,姜三片。擂汁冲开水服。

⑤治疖肿初起:鲜猪殃殃适量,加甜酒捣烂外敷,日换二次。

⑥治急性阑尾炎:鲜猪殃殃三两。煎水内服。

⑦治乳癌:鲜猪殃殃四两。捣汁和以猪油敷于癌症溃烂处,亦可煎水内服。

⑧治牙龈出血:鲜猪殃殃二至三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⑨治中耳炎:鲜猪殃殃,捣汁滴耳。(《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菌痢
拉拉藤干品0.5~2两水煎,每日2次分服;或制成片剂,每片0.3克,每次10片,日4次;或用浸膏片,每片0.3克,每次4片,日4次。观察72例,治愈(症状消失,大便镜检、培养均阴性)69例,好转(症状消失,但大便培养阳性)2例,无效1例。平均住院9.23天。

②治疗肿瘤
新鲜拉拉藤半斤绞汁,加红糖适量冲服,每日1剂;或用干品1两洗净切碎,水煎30~60分钟,加红糖适量,每日1剂,3~6次分服;或以干品洗净切碎,放铁锅中烙片刻取出,每日1两,开水冲泡,分次频服。治疗乳腺癌、食道癌、下颌腺癌、子宫颈癌共9例,其中临床痊愈(症状消失,客观检查肿瘤消失,劳动力恢复,观察1年以上病情未复发)1例,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肿瘤明显缩小,劳动力有所改善,并维持1年以上)3例,有效(症状减轻,肿瘤稳定或稍有缩小,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2例,无效3例;治疗良性肿瘤6例,其中显效2例,有效4例。疗程最短1月多,最长2年。长期服用无毒性反应及明显副作用,仅部分病人服后有头昏、恶心等。若加红糖服用,反应可减轻;同时配服中药益气养营以扶正,反应可基本消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54.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苦瓜叶

    苦瓜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苦瓜"条。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 【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后者有二种异构…

  • 青兔耳风_青兔耳风的医用价值_青兔耳风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别名:走马丹、紫背金牛、紫背草、走马胎、土兔耳风、血筋草、罗汉草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瘀止痛。主风寒咳嗽;头风痛;牙痛;风寒湿痹;跌打瘀肿;深部脓…

  • 椰子浆

    椰子浆(《海药本草》) 【异名】椰酒(《南越笔记》)。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胚乳中的浆液。植物形态详"椰子皮"条。 【化学成分】含葡萄糖、蔗糖、果糖等。 【药理作用】参见"椰子…

  • 藜芦_藜芦的功效与作用_藜芦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葱苒、葱葵、山葱、丰芦、蕙葵、公苒、葱苒、葱炎、藜卢、鹿白藜芦、鹿葱、憨葱、葱芦、葱管藜芦、旱葱、人头发、毒药草、七厘丹 性味:苦;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涌叶风痰…

  • 线叶金鸡菊_线叶金鸡菊有副作用嘛_线叶金鸡菊的中药用途

    基础信息 别名:除虫菊、剑叶波斯菊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解热毒;消痈肿。主疮疡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剑叶金鸡菊的全草。 原形态:剑叶金鸡菊多年生草本,高…

  • 象皮木

    象皮木(《陆川本草》) 【异名】凳板风(《陆川本草》),英台木、九度叶、金瓜南木皮(《广西药植名录》),鸭脚树、大树将军、肥猪菜、灯台树(《云南中草药》),大枯树、大树理肺散、肥猪…

  • 泡花子

    泡花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山矾科植物黄牛奶树的树皮。 【植物形态】黄牛奶树,又名:水冬瓜、花香木。常绿乔木或灌木,形态常多变化。芽及幼枝均被灰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革质或…

  • 瞿麦_瞿麦的功效与作用_瞿麦的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巨句麦、大兰、山瞿麦、瞿麦穗、南天竺草、麦句姜、剪绒花、龙须、四时美、圣茏草子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湿热;活血通经。主小便不通;热淋;血淋;石淋;闭…

  • 土千年健叶

    土千年健叶(《滇南本草图说》) 【植物形态】杜鹃花科植物乌鸦果,详"土千年健"条。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消风。"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水煎或泡洒服治风湿性…

  • 三十六荡_三十六荡是中药吗_三十六荡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老君须、鸡骨香、双飞蝴蝶、土细辛、藤叶细辛、哮喘草、关腰草、芒尾蛇、毛管细辛、三十六根、落地蜘蛛、落地金瓜、王劳伤、一支香、老虎须、白前、上树蜘蛛、千斤拔、小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