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旦杏仁

巴旦杏仁
(《纲目》)

【异名】八担仁(《饮膳正要》),巴达杏仁(《本草通玄》),叭哒杏仁(《要药分剂》)。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巴旦杏的干燥种子。

【植物形态】巴旦杏(《纲目》)又名:偏桃、婆淡树(《酉阳杂俎》),偏核桃、匾桃、忽鹿麻(《纲目》),京杏。
落叶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色,小枝平滑。叶卵状披针形至抉披针形,中部较宽,长7~12厘米,先端长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微细锯齿,无毛;叶柄长2.5厘米,具有腺体。花每1~2朵共生,粉红色或近于白色,直径3~4.5厘米;近于无梗;萼片长椭圆形,边缘有绒毛。核果椭圆形,柔滑:长3~6厘米,先端略尖,易于开裂;核平滑而有凹陷。花期3~4月。果期5~6月。
分布亚洲西部及地中海区域;我国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种子味甜的为甜巴旦杏,味苦的为苦巴旦杏。

【采集】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晒干。

【药材】本品分甜巴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两种。古代所用者多为甜巴旦杏仁。目前多以苦巴旦杏仁供药用。

①甜巴旦杏仁
为植物甜巴旦杏的干燥种子,长卵圆形,扁平,长约2~3厘米,阔10~16毫米,厚8毫米,种皮菲薄,红棕色,有粉屑,一边尖锐,他边圆形,顶端有线形脐点,基部有合点,由合点分出多敷维管束,向尖端分布,形成暗色之沟纹。胚直生,类白色,由平凸形子叶及内藏之胚轴与胚根而成,后者位于较尖之一端。无臭,味甜,研成乳剂,无任何臭气。

②苦巴旦杏仁
为植物苦巴旦杏的干燥种子,全形与甜巴旦杏仁相似,惟较小,较不整齐,通常长2厘米,阔12毫米,厚8毫米。味苦,研成乳剂,有特异臭气。

以上二种药材产新疆、陕西等地。

【炮制】拣净硬壳杂质,置沸水中微煮,捞出,浸入凉水中,除去种皮,晒干,簸净。

【性味】甘,平。

①《饮膳正要》:"味甘,无毒。"

②《纲目》:"甘,平温,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

【功用主治】润肺,止咳,化痰,下气。治虚劳咳嗽,心腹逆闷。

①《饮膳正要》:"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

②《本草通玄》:"润肠,化痰。"

③《本草再新》:"消闷,生津。"

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肺,润燥,养胃,化痰。"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宜忌】①《本草从新》:"有湿痰者勿服。"

②《随息居饮食谱》:"寒湿痰饮,脾虚肠滑者忌食。"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098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斑竹花

    斑竹花(《重庆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植物形态详"斑竹根"条。 【功用主治】治猩红热,用斑竹花二两,煎水服。

  • 白首乌_白首乌的功效与作用_白首乌有什么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隔山消、白何乌、白何首乌、隔山撬、白木香、野蕃薯、一肿三消、和平参、山花旗、张果老 性味:味苦;薇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主…

  • 椿白皮_椿白皮可以入药吗_椿白皮的作用与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香椿皮、椿皮、春颠皮 性味: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泄泻;痢疾;肠风便血;崩漏;带下;蛔虫病;丝虫病;疮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

  • 人乳汁_人乳汁有毒性吗_人乳汁孕妇能服用吗

    基础信息 别名:奶汁 性味:味甘;咸;性平 功能主治:补阴养血;润燥止渴。主虚劳赢瘦;虚风瘫痪;噎膈;消渴;血虚经闭;大便燥结;目赤昏暗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人们健康哺乳期…

  • 鸱头

    鸱头(《别录》) 【异名】鹦头(《唐本草》)。 【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 【动物形态】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陆玑《诗疏》)…

  • 飞天?巷

    飞天?巷(《岭南采药录》) 【异名】龙骨风、大贯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巷(广东)。 【来源】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干。 【植物形态】桫椤,又名:树蕨。大型蕨类,主干高达2…

  • 核桃楸果

    核桃楸果(《河北药植志》) 【异名】胡桃楸、马核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楸马核果(《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未成熟果实或果皮。 【植物形态】核桃楸,又名:…

  • 滇南冠唇花_滇南冠唇花用药禁忌_滇南冠唇花吃了中毒了怎么办

    基础信息 别名:野藿香、香薷、藿香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发表解暑;化湿和中。主风寒感冒;咳喘气急;夏月感寒饮冷;头痛胸闷;腹痛吐泻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

  • 万寿菊

    万寿菊(《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臭芙蓉(《植物名实图考》),金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黄菊、红花、柏花、里苦艾(《广西药植名录》),蜂窝菊、金花菊、金鸡菊(《昆明民间常用草…

  • 栗叶

    栗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植物形态详"栗子"条。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 ②《现代实用中药》:"为收敛剂。外用涂漆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