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常山

白常山
(李承祜《药用植物学》)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

【植物形态】①玉叶金花又名:鹅儿花。
常绿蔓状小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披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膜质或薄纸质,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稍偏斜,上面深绿色,有稀疏白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白柔毛;叶脉背面隆起;托叶2深裂,披针形至线形。伞房花序顶生;萼5深裂,裂片线形,密被白色柔毛,往往有1~2枚扩大成叶状,广卵形或圆形,长3.5厘米,白色;花冠金黄色,漏斗状,长2~3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圆形;雄蕊5;雌蕊1,柱头2歧。浆果球形,乌紫色,径约7~8毫米。花期初夏。
生于山坡、林地。分布四川、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茎叶亦作山甘草用。详"山甘草"条。

②展枝玉叶金花
落叶小灌木,高约1米左右。根深棕色,有恶臭。茎灰白色,皮孔椭圆形,棕色,大小不一,稍微突起,幼枝有毛。单叶对生,少数轮生;长椭圆形,长约7.5~11厘米,宽约4~5厘米,先端急尖,全缘,羽状脉,侧脉6~8对,不直达边缘而向前弯斜,两侧脉间部分向上面隆起,因此全叶呈高低不平的形状,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绿白色,有短毛;顶部嫩叶的基部带紫色;叶柄长约1厘米。复聚伞花序顶生,花黄色,萼片5裂;花冠漏斗状,筒部长,外被绢丝状毛,喉部亦有毛,上部较阔,裂片5扩展,卵圆形,先端尖,在芽内为镊合状;雄蕊5;子房下位,2室,柱头2,线形。浆果。种子多数,小而有棱角。花期夏季。
分布四川、湖北、云南等地。

【采集】8~10月采挖,晒干。

【药材】干燥的主根大多粗直而长,或作不规则弯曲;侧根多数,并有无数细根,表面灰棕色,具不规则纵横裂纹;皮部厚,新鲜时易剥离,内侧光滑,富有粘质。外形极似常山,但断面为白心,与常山之断面为黄白色者不同。
产四川、广西、福建等地。

【炮制】以水润透,切片,晒干。姜汁炒焦用。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有毒。"

【功用主治】《药用植物学》:"治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选方】治疟疾发寒热:白常山、散寒草、乌梅、牛膝、野烟、藿香,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00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柚树寄生_柚树寄生功效与作用_柚树寄生怎么入药

    基础信息 别名:柚寄生、缘柚寄生、大柚寄生、黄皮寄生、柚子寄生、橘子寄生、蛤凹木寄生、柿寄生、山橘寄生、无患子寄生、羊奶寄生、克李寄生、杂寄生、东方槲寄生、瘦果槲寄生 性味:苦;辛…

  • 猫皮毛

    猫皮毛(《纲目》) 【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皮毛,动物形态详"猫肉"条。 【功用主治】治瘰疬,疮疡。 《纲目》:"治瘰疬诸瘘,痈疽溃烂。" 【用法与用量】外用:烧灰调敷。 【选方】①…

  • 蚌粉

    蚌粉(《日华子本草》) 【异名】蚌蛤灰(《千金方》),蜃灰(《纲目》),蚌壳粉(《本草述》),蚌壳灰(《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贝壳…

  • 茼蒿

    茼蒿(《千金·食治》) 【异名】同蒿(《嘉祐本草》),蓬蒿(《饮膳正要》),同蒿菜(《滇南本草》),蓬蒿菜(《本草从新》),蒿菜(《得配本草》),菊花菜(《植物名实图考》)。 【来…

  • 祖师麻

    祖师麻(《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 【植物形态】黄瑞香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厘米或较高,通体平滑无毛。根红黄色。小枝绿色或紫褐色。叶互生,常集生于小…

  • 杏树皮

    杏树皮(《全展选编》内科疾病。)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杏仁"条。 【功用主治】《全展选编·内科疾病》:"治苦杏仁中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

  • 金橘核

    金橘核(《本草再新》) 【异名】金橘子(《闽东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金橘"条。 【性味】味酸辛,性平,无毒。 【归经】入肝、肺二经。 【功用…

  • 仙鹤草_仙鹤草是中药吗_仙鹤草可以入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鹤草芽、龙牙草、施州龙牙草、瓜香草、黄龙尾、铁胡蜂、金顶龙芽、老鹳嘴、子母草、毛脚茵、黄龙牙、草龙牙、地椒、黄花草、蛇疙瘩、龙头草、寸八节、过路黄、毛脚鸡、杰里花、…

  • 鳞始蕨_鳞始蕨的功效与作用_鳞始蕨副作用与禁忌

    基础信息 别名:土黄连、还魂草、猪毛七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止血;利尿。主小便不畅;尿血;吐血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鳞始蕨的全草。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株高…

  • 椒目_椒目作用与功效_椒目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川椒目 性味:味苦;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痰平喘。主水肿胀满;哮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花椒1.Zanthoxylumbung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