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毒散

拔毒散
(《滇南本草》)

【异名】王不留行(《滇南本草》),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云南中草药》),小拔毒、尼马庄柯(《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拔毒散的全草。

【植物形态】拔毒散
直立半灌木,高约1米余。茎紫褐色,疏被星状毛。下部叶宽菱形或扇形,长宽约2.5~5厘米,基部楔形,先端尖或圆,边缘重锯齿;上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4厘米;叶上面被糙伏毛或近无毛,下面被星状短茸毛;叶柄长5~10毫米;托叶钻形,脱落。花单生叶腋或丛生于短枝端,花梗中部以上具关节;萼长7毫米,5裂,疏被星状毛;花冠黄色,径约1.5厘米;雄蕊柱被长硬毛。蒴果近球形,径约6毫米,心皮6~9枚,每心皮具2芒状短喙。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灌木丛或山坡。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云南中草药》:"苦,平。"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疔疮,肿毒,肠炎,菌痢,妇女经闭,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结、红肿,消诸疮肿毒;治小儿尿血,血淋,祛皮肤瘙痒,消风解热。梗叶细末,醋调敷痈疽疮毒溃散。"

②《云南中草药》:"活血祛瘀,拔毒,接骨,通乳。治经闭,疔疮,枪伤,骨折。"

③《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拔毒生肌。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菌痢。"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瘭疽疔疮:拔毒散鲜叶捣烂敷患处。(《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跌打损伤:拔毒散鲜叶捣烂,加红糖或酒调敷患处。(《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乳汁不通:拔毒散三至五钱,炖猪脚服。(《云南中草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035.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灯笼果

    灯笼果(《吉林中草药》) 【异名】狗葡萄、醋栗(《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山麻子,又名:东北茶藨、山樱桃。落叶灌木,高1~2米.树皮灰色…

  • 牡荆子_牡荆子是中成药吗_牡荆子怎么服用

    基础信息 别名:小荆实、牡荆实、荆条果、黄荆子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化湿祛痰;止咳平喘;理气止痛。主咳嗽气喘;胃痛;泄泻;痢疾;疝气痛;脚气肿胀;白带;白浊 生长采收 …

  • 臭草

    臭草(《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臭艾(《广西中药志》),小香草(《广西植物名录》),荆芥七(《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芸香的全草。 【植物形态】芸香(《晋成公子安集…

  • 越瓜_越瓜的功效_越瓜有什么副作用

    基础信息 别名:菜瓜、羊角瓜、生瓜、白瓜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除烦热;生津液;利小便。主烦热口渴;小便不利;口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菜瓜的果实。 原形态…

  • 凤尾蕉叶

    凤尾蕉叶(《纲目拾遗》) 【来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叶。 【植物形态】苏铁,又名:番蕉(《群芳谱》),凤尾松(《花镜》),铁树(《纲目拾遗》),避火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风尾…

  • 芭蕉叶

    芭蕉叶(《纲目》)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甘淡,寒。 ①《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大寒,无毒。" ②《江西草药》:"…

  • 枫香树皮

    枫香树皮(《唐本草》) 【异名】枫皮(《本草拾遗》),枫香木皮(《纲目》)。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皮,植物形态详"路路通"条。 【性味】①《唐本草》:"辛,平,有小毒。"…

  • 水半夏

      水半夏 RhizomaTyphoniiFlagelliformis   (英) WhipformedTyphoniumRhizome   【别名】 土半夏、半夏、田三七、疯狗薯…

  • 楤木根

    楤木根(《本草拾遗》) 【异名】楤根(《本草拾遗》),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箭当树根(《江西草药》)。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

  • 打火草

    打火草(《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香青。 【来源】为菊科植物尼泊尔香青的全草。 【植物形态】尼泊尔香青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0~30厘米。叶互生,无柄,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