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肉

狐肉
(《唐本草》)

【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肉。

【动物形态】狐(《诗经》),又名:龙狗、毛狗。
体长60~90厘米,尾长40~60厘米,体重5~10公斤。外形似狗而略细长,颜面部狭,吻尖,耳大,四肢比较短,肛门附近有臭腺,能分泌可憎的狐骚气味。尾毛蓬松。毛色变异很大,一般头部灰棕色,耳背面黑或黑褐色,唇和下颏到前胸部暗白色。背红棕色,颈、肩和身体两侧稍带黄色。胸腹部白色或黄白色。尾部与背色相同,尾尖端白色。四肢浅褐色或棕色,外侧有宽狭不等的黑褐色纹。
栖居森林、草原、丘陵等处的树洞或土穴中。嗅觉、听觉发达,昼伏夜出,行动敏捷。食性很杂,喜食老鼠、野兔、各种野禽;此外,亦食昆虫、蛙、鱼及野果;有时盗食家禽。分布东北、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青海等地。

本动物的头(狐头)、四足(狐四足)、心(狐心)、肝(狐肝)、胆(狐胆)、肠(狐肠)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甘,温。

①《食疗本草》:"温,有小毒。"

②《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③《纲目》:"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补虚暖中,解疮毒。治虚劳,健忘,惊痫,水气黄肿,疥疮。

①《唐本草》:"作腥食之,主疥疮久不差者。"

②孟诜:"补虚,又主五脏邪气。"

③《医学入门》:"补虚,治健忘。"

④《四川中药志》:"治水积黄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4~8两。

【选方】①治惊痫,神情恍惚,语言错谬,歌笑无度:狐肉一片及五脏,治如食法,豉汁中煮,五味和作羹或作粥、炙食,并得。京中以羊骨汁鲫鱼替豉汁。(《食医心镜》狐肉羹)

②治水积黄肿:狐肉配陈腊肉炖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疥疮不瘥:狐肉、一支箭,夏枯草、蒲公英、侧耳根。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28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茅根

    白茅根(《本草经集注》) 【异名】茅根、兰根、茹根(《本经》),地菅、地筋、兼杜(《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坚草根、…

  • 蟾酥_蟾酥的功效和作用_蟾酥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蟾蜍眉脂、蟾蜍眉酥、癞蛤蚂浆、蛤蟆酥、蛤蟆浆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解毒辟秽。主痈疽疔疮;咽喉肿痛;风虫牙痛;牙龈肿烂;痧症腹痛 生长采收 来…

  • 茶子木花

    茶子木花(《陆川本草》)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花朵。植物形态详"茶子心"条。 【采集】冬季采收。 【化学成分】花瓣、花托、花蕊、子房等含槲皮素、杨梅树皮素、山柰酚的糖甙、芸香…

  • 佛葵

    佛葵(《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锈草。 【来源】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的全草。 【植物形态】单花红丝线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纤细,褐色。茎直立或基部匍匐,有不定…

  • 树舌_树舌的功效与作用_树舌是中药吗

    基础信息 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消炎抗癌。主咽喉炎;食管癌;鼻咽癌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

  • 省雀花

    省雀花(《云南中草药》) 【异名】白克木。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的茎。 【植物形态】马蹄荷乔木,高20米。树干粗直,秃净而光滑;小枝有膨大的托叶环和节。单叶互生;革质;宽卵…

  • 狭叶山胡椒

    狭叶山胡椒(《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鸡婆子的枝、叶或根。 【植物形态】鸡婆子,又名:见风消(《植物名实图考》),狭叶钓樟、细叶见风消、雷公叶见肿消,五雷消、雷公条、小鸡…

  • 枇杷核

    枇杷核(《本经逢原》)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枇杷"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蜡醇,氨基酸:4-亚甲基-DL-脯氨酸、反-4-羟甲基-D-脯氨酸、顺-…

  • 暴马子

    暴马子(《吉林中草药》) 【异名】白丁香(《吉林中草药》),棒棒木(《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荷花丁香(《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的树皮、树干及茎枝。 【…

  • 黄花母

    黄花母(《文山中草药》) 【异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贵州植药调查》),黄花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