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肉

狐肉
(《唐本草》)

【来源】为犬科动物狐的肉。

【动物形态】狐(《诗经》),又名:龙狗、毛狗。
体长60~90厘米,尾长40~60厘米,体重5~10公斤。外形似狗而略细长,颜面部狭,吻尖,耳大,四肢比较短,肛门附近有臭腺,能分泌可憎的狐骚气味。尾毛蓬松。毛色变异很大,一般头部灰棕色,耳背面黑或黑褐色,唇和下颏到前胸部暗白色。背红棕色,颈、肩和身体两侧稍带黄色。胸腹部白色或黄白色。尾部与背色相同,尾尖端白色。四肢浅褐色或棕色,外侧有宽狭不等的黑褐色纹。
栖居森林、草原、丘陵等处的树洞或土穴中。嗅觉、听觉发达,昼伏夜出,行动敏捷。食性很杂,喜食老鼠、野兔、各种野禽;此外,亦食昆虫、蛙、鱼及野果;有时盗食家禽。分布东北、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青海等地。

本动物的头(狐头)、四足(狐四足)、心(狐心)、肝(狐肝)、胆(狐胆)、肠(狐肠)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甘,温。

①《食疗本草》:"温,有小毒。"

②《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③《纲目》:"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补虚暖中,解疮毒。治虚劳,健忘,惊痫,水气黄肿,疥疮。

①《唐本草》:"作腥食之,主疥疮久不差者。"

②孟诜:"补虚,又主五脏邪气。"

③《医学入门》:"补虚,治健忘。"

④《四川中药志》:"治水积黄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4~8两。

【选方】①治惊痫,神情恍惚,语言错谬,歌笑无度:狐肉一片及五脏,治如食法,豉汁中煮,五味和作羹或作粥、炙食,并得。京中以羊骨汁鲫鱼替豉汁。(《食医心镜》狐肉羹)

②治水积黄肿:狐肉配陈腊肉炖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疥疮不瘥:狐肉、一支箭,夏枯草、蒲公英、侧耳根。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28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壶卢子

    壶卢子(《纲目》)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种子,详"壶卢"条。 【采集】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 【功用主治】《御药院方》:"治齿龈或肿或露,齿摇疼痛:壶卢子八两,牛…

  • 甜地丁

    【中药名】 甜地丁 tiandiding   【别名】米口袋、米布袋、地丁、痒痒草。   【英文名】Herba Gueldenstaedtiae   【药用部位】豆科植物米口袋Gu…

  • 岩椒

    岩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木本化血丹,野花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毛刺花椒的根。 【植物形态】毛刺花椒灌木或小乔木,高1~1.6米。根条状,质…

  • 柿花

    柿花(《滇南本草》)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花,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功用主治】治痘疮破烂。柿花晒干为末,搽之。

  • 紫花鱼灯草

    紫花鱼灯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断肠草(《草木便方》),羊不吃(《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刻叶紫堇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刻叶紫堇,又名:裂苞紫堇…

  • 芒小米草

    芒小米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芒小米草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通常中部以上有分歧。茎四方形,有微毛,无根生…

  • 赤火绳_赤火绳的功效和作用_赤火绳有毒吗

    基础信息 别名:接骨丹、火索树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续筋接骨。主外伤出血;骨折;烧烫伤;慢性胃炎;胃溃疡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火绳树的根的韧皮部…

  • 大金钱草

    大金钱草(《重庆草药》) 【异名】神仙对坐草(《百草镜》),地娱蚣(王安卿《采药志》),蜈蚣草(《纲目拾遗》),过路黄(《植物名实图考》),铜钱草(《草木便方》),野花生(《植物名…

  • 帽兰

    帽兰(《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紫茎的树皮及根皮。 【植物形态】紫茎小乔木。树皮棕色,小枝有毛或光滑。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端;革质;椭圆形、倒卵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5~…

  • 梗通草_梗通草能与王不留行搭配么_梗通草与通草的区别

    基础信息 别名:白梗通、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 性味:淡、微苦;凉;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乳,明目。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乳汁不通,夜盲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