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

【中文名】胡颓子(《本草经集注》)

【类别】叶类

【异名】卢都子(《中藏经》),雀儿酥(《雷公炮炙论》),王婆奶(《履巉岩本草》),蒲颓子、半含春(《纲目》),半春子、甜棒捶(《植物名实图考》),牛奶子、石滚子(《草木便方》),羊母奶子(亨利氏《中国植物名录》),糖罐头(迈尔氏《中国植物名录》),羊奶奶(《贵州民间方药集》),咸匏头(《福建民间草药》),柿蒲、灯蒲(《泉州本草》),土萸肉、补阴丹、瓶匏、田蒲(《闽东本草》)。野荸荠、野枇杷、浆米草、野水葡萄、大麦奶、白萹蓄、甜果儿、麦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鸡卵子、清明子(《江西草药》),斑楂、干茄、大麦前果、大叶巴桩子(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潘桑果,麦果果、野枣子(《上海常用中草药》),蒲栗子(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胡颓子
常绿灌木,高达4米,通常具刺。枝开展,小枝褐色。叶厚革质,椭圆至长圆形,长4~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边缘通常波状,上面初有鳞片,后即脱落。下面初具银白色鳞片,后渐变褐色鳞片;叶柄长6~12毫米,褐色。花1~3朵或4朵簇生,银白色,下垂,长约1厘米,有香气;花被筒圆筒形或漏斗形,筒部在子房上部突狭细,先端4裂;雄蕊4;子房上位,花柱无毛,柱头不裂。果实椭圆形,长约1.5厘米,被锈色鳞片,成熟时棕红色。花期10~11月。果熟期翌年5月。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胡颓子根)、叶(胡颓子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

【性味】酸湿,平。

①《中藏经》:"酸涩。"

②马碗《食经》:"味甘。"

③《纲目》:"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泻痢,消渴,喘咳。

①马琬《食经》:"补益五脏。"

②《草木便方》:"除烦热,消渴。"

③《现代实用中药》:"收敛,止泻,治痢疾。"

④《福建民间草药》:"止血,疗痢。"

⑤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收敛止泻,止咳平喘。治消化不良,疝气,喘咳,血崩,骨髓炎,痔疮,腰部扭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283.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迷迭香_迷迭香的香味有毒吗_迷迭香有防止脱发的作用吗

    基础信息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汗;健脾;安神;止痛。主各种头痛;防止早期脱发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的全草。 原形态:灌木,高达2m。茎及老枝圆柱形…

  • 萝藦子

    萝藦子(《唐本草》) 【异名】斫合子(《本草拾遗》)。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萝藦"条。 【采集】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化学成分】含混合甙约0.3%,其…

  • 黄水藨叶

    黄水藨叶(《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炮次藤的叶。 【植物形态】山泡刺藤,又名:光叶高梁泡、倒盘龙、黄水藤、小米藨、酸藨、黄莓刺、黄花藨、光蓬蔂。半常绿蔓性灌木,茎有…

  • 峨山草乌

    峨山草乌(《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峨山飞燕草或四川飞燕草的根。 【植物形态】①峨山飞燕草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具长直根,光滑或上部略具纤毛。茎无毛,有细纵校。叶互生,…

  • 牛尾菜

    牛尾菜(《广西草药》) 【异名】马尾伸根、过江蕨,老龙须(《江西草药》),金刚豆藤(《贵州草药》),草菝葜、大伸筋草(《陕西中草药》),千层塔、鲤鱼须、山豇豆(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

  • 酸角_酸角服有什么禁忌_酸角吃多了有什么影响

    基础信息 别名:酸饺、酸梅、曼姆、通血香 性味:甘酸;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和胃消积。主中暑;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妊娠呕吐;便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酸豆的果实。…

  • 南天竹叶

    南天竹叶(《纲目拾遗》) 【异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南天竹子"条。 【化学成分】含微量木兰花碱,嫩…

  • 慈姑花

    慈姑花(《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泽泻利植物慈姑的花,植物形态详"慈姑"条。 【功用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明目,去湿。治一切疗肿痔漏。""祛湿之功,同于茵陈。" 【选方】…

  • 九香虫

    九香虫(《纲目》) 【别名】黑兜虫(《纲目》),瓜黑蝽(蔡邦华《昆虫分类学》),屁板虫(《药材资料汇编》),蜣螂虫、打屁虫、屁巴虫(《中药志》)。 【来源】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全…

  • 石桢楠根

    石桢楠根(《峨嵋药植》) 【来源】为樟科植物四川钓樟的根。 【植物形态】四川钓樟,又名:石桢楠、兰花树。乔木,高达17米。叶纸质,线状长椭圆形,长14~16厘米,宽2~3厘米,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