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酸藤

红背酸藤
(《陆川本草》)

【异名】头林沁(《广州植物志》),酸藤木(《陆川本草》),黑风藤、风莓、酸藤(《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酸叶胶藤的根及叶。

【植物形态】酸叶胶藤
木质藤本。枝柔弱,老枝暗棕色,新枝上部淡绿色,下部带红色。叶对生,阔椭圆形,长4~7厘米,宽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纸质,无毛,上面深黄绿色,下面被粉,羽状网脉背面凸出且呈粉红色;叶柄长1~2厘米。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花序柄具柔毛;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小,粉红色;萼5裂,裂片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被柔毛,内面具鳞片;花冠钟形,管长约2.5毫米,5裂,裂片椭圆形,与冠管等长;雄蕊5;子房上位,矩圆形,被短毛,花柱短,柱头2裂。蓇葖果2枚。花期4月。
生山地杂林中。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采集】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晒干。叶多临用时采新鲜品。

【化学成分】叶含游离酒石酸约1.7%,酒石酸钾约5%。

【性味】《陆川本草》:"味酸,性凉。"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肝经。"

【功用主治】①《陆川本草》:"消炎、杀菌,去腐秽。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疮疖溃疡。解大茶药毒、木茹毒、巴豆毒。"

②《广西中药志》:"消食化滞,生津止渴,杀菌,敛疮。治食滞胀满;外洗脓疡。"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4~8钱;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36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肾子草

    肾子草(《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灯笼草(《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波斯婆婆纳的全草。 【植物形态】波斯婆婆纳,又名:波斯水苦荬。二年生草本。全体被白色柔毛。茎自…

  • 茅膏菜根

    茅膏菜根(《江西民间草药》) 【异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江西民间草药》),一粒金丹(《浙江民间草药》),陈伤子(《杭州药植志》),山砒霜、泥里珠、寸金黄、一滴金丹(《浙江…

  • 水菖蒲_水菖蒲是中药吗_水菖蒲的功能主治

    基础信息 别名:泥昌、水昌、水宿、茎蒲、白昌、溪荪、兰荪、昌蒲、昌阳泥菖蒲、蒲剑、水八角草、家菖蒲、臭蒲、大叶菖蒲、土菖蒲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

  • 硬飘拂草

    硬飘拂草(《贵州草药》) 【异名】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硬飘拂草的根。 【植物形态】硬飘拂草,又名:结壮飘拂草。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本质,横生。秆成横列…

  • 苦石莲

    苦石莲(《增订伪药条辨》) 【异名】石莲子(《生草药性备要》),老鸦枕头(《药材资料汇编》),土石莲子、青蛇子(《南宁市药物志》),猫儿核(《广西中药志》),广石莲子(《四川中药志…

  • 柠条籽

    柠条籽(《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柠条"条。 【采集】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功用主治】止痒,杀虫。 【选方】治神经性皮…

  • 地瓜

    地瓜(《中国药植志》) 【异名】土瓜、凉瓜、凉薯、葛瓜、葛薯、土萝卜(《中国药植志》),草瓜茹(《陆川本草》),沙葛、地萝卜(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块根。 …

  • 香胶木

    香胶木(《陆川本草》) 【异名】茶胶树、刨花(《海南植物志》),牛耳胶、瓢花木(《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毛黄肉楠的树皮或叶。 【植物形态】毛黄肉楠小乔木或灌木,高达…

  • 六方藤_六方藤的功效和作用介绍_六方藤是治疗风湿吗

    基础信息 别名:五俭藤、山坡瓜藤、拦河藤、散血龙、方茎宽筋藤、六骨春筋藤、抽筋藤、软筋美、软筋藤、复方藤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能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

  • 土黄连

    土黄连(《滇南本草》) 【别名】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 【植物形态】①九莲小檗,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