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茎山

杜茎山
(《本草图经》)

【异名】土恒山(《纲目》),踏天桥、水麻叶(《湖南药物志》),山茄子(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的根、叶。

【植物形态】杜茎山
常绿灌木,高1~3米,少分枝,有时攀援状,全部秃净。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或基部全缘,中部以上有疏锯齿;叶柄长0.5~1厘米。总状花序腋生,长1~3厘米;花黄白色,生于短柄上;小苞片阔卵形至肾形;萼、花冠5裂,花冠管长3~4毫米,长约为萼片的3倍;雄蕊5;雌蕊1。浆果球形或卵形,花萼宿存。种子多数,黑色。花期春季。
多生于常绿阔叶林下。分布长江中、下游至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果实中含杜茎山醌。

【性味】《本草图经》:"苦,寒。"

【功用主治】祛风,解疫毒,消肿胀。治感冒头痛眩晕,寒热躁渴,水肿,腰痛。

①《本草图经》:"主温瘴寒热发歇不定,烦渴,头疼,心躁。取其叶捣烂,以新酒浸,绞汁服之。吐出恶涎甚效。"

②《湖南药物志》:"祛风寒,消肿胀。治腰痛,感冒头痛,眼目晕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水肿:杜茎山、泡桐、通草,水煎去渣,加豆腐一块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黄肿,腹水:杜茎山根、地茄子根、野黄麦菜、灯笼草各一两。水煎服,以绿壳鸭蛋为引。(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皮肤风毒:杜茎山根与白糖,煎服。(《广西植物名录》)

④止血,消肿痛:杜茎山茎叶,捣烂敷。(江西《草药手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45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骨螺_骨螺的功效与作用_骨螺泡水喝的功效

    基础信息 别名:骨贝、螬螺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中耳炎;疮痈肿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栉棘骨螺、浅缝骨螺、浅缝骨螺、钩棘骨螺等的壳。 原形态:…

  • 岩山枝

    岩山枝(《贵州草药》)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思茅山橙的果实。 【植物形态】思茅山橙藤状灌木,高2米左右。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3~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

  • 大叶白头翁

    大叶白头翁(《四川中药志》) 【异名】一面青(《分类草药性》),山萩(《中国物图鉴》),大火草(《重庆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香青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香青多年生草…

  • 柯树皮

    柯树皮(《本草拾遗》)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柯树树皮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柯树,又名:木奴树(《临海异物志》),石栎、青锡,栲树、稠树。常绿乔木。树皮青灰色,光滑:嫩枝被黄褐色柔…

  • 地花生

    地花生(《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翻转红。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猪大肠的根。 【植物形态】猪大肠多年生矮小草本,高6~20厘米。根肉质,形似猪大肠。茎直立或斜向上,淡紫色,被长…

  • 打火草

    打火草(《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香青。 【来源】为菊科植物尼泊尔香青的全草。 【植物形态】尼泊尔香青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0~30厘米。叶互生,无柄,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

  • 鲂鱼

    鲂鱼(《食疗本草》) 【异名】鳊鱼(《日用本草》),平胸鳊(《脊椎动物分类学》),法罗鱼(《黑龙江流域鱼类》)。 【来源】为鲤科动物三角鲂的肉。 【动物形态】三角鲂体高,侧扁,全体…

  • 酒饼叶根

    酒饼叶根(《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根。植物形态详"酒饼叶"条。 【采集】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浸酒,治风湿性关节炎,肠…

  • 南沙参_南沙参有什么副作用_x治什么病

    基础信息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

  • 水丁香

    水丁香(《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中国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间草药》),水苴仔、水黄麻(《闽南民间草药》),水杨柳(《四川中药志》),田蓼草、红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