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暗紫贝母

  川贝母—暗紫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Unibracteatae
  (英) UnibractFritillaryBulb
  【别名】 乌花贝母、松贝母。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 的鳞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23cm。鳞茎直径6~8mm。叶多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6~5.5cm,宽3~5mm。花单生,叶状苞片1枚;花被片长2.5~2.7cm,深紫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宽6~10mm;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很短,长约0.5~lmm。蒴果长1~1.5cm,宽1~1.2cm,有棱,棱上具狭翅,宽约1mm。花期6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主产四川、青海、甘肃。

  【采制】 7~9月苗未枯萎时采挖,带泥曝晒或微火烘,随时用竹、木器翻动,至表皮现粉白色时筛去泥士,装入麻袋,轻轻撞去附土及老皮,再晒干。

  【性状】 鳞茎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5~9mm,高4~8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内有细小鳞叶及心芽。气微,味微甜。

  【化学成分】 含去氢川贝碱(chuanbeinone)、西贝素(imperialine)。

  【性味】 性微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ao.qiip.cc/11520.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06/06/2025
下一篇 06/08/2025

相关推荐

  • 白蜡树叶

    白蜡树叶(《贵州植药调查》) 【来源】木犀种植物白蜡树的树叶,详"白蜡树皮"条。 【性味】辛,温。 【功用主治】调经,止血生肌。 【选方】①治经闭:白蜡树叶研末,用酒、水各半吞服,…

  • 水苦荬果实

    水苦荬果实(《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果实(四川地区用带虫的果实,称为虫瘿)。植物形态详"水苦荬"条。 【采集】立夏前后采收。 【功用主治】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 葛根_长期服用葛根的危害_ 葛根伤肝还是护肝

    基础信息 别名:干葛、甘葛、粉葛、葛葛根、葛麻茹、葛子根、葛条根、鸡齐根 性味:甘;辛;平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

  • 扁秆藨草_扁秆藨草的功能主治_扁秆藨草的好处

    基础信息 别名:水莎草、三棱草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瘀通经;行气消积。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症瘕积聚;胸腹胁痛;消化不良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扁秆…

  • 牛胞衣

    牛胞衣(《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胎盘。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功用主治】《海上方》:"治臁疮不敛,牛胞衣一只,烧存性,研搽。"

  • 赤茯苓

    赤茯苓(《本草集注》) 【异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读》)。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植物形态详"茯苓"条。 【药材】为大小不一的…

  • 澜沧扁担杆

    澜沧扁担杆(《红河中草药》) 【异名】子金根、小白药、小火绳。 【来源】为橡树科植物野火绳的根部真皮。 【植物形态】野火绳小灌木。茎高1~2米,小枝黄褐色,被星状毛。单叶互生,叶阔…

  • 蒴藋

    蒴藋(《别录》) 【异名】接骨草(《履巉岩本草》),接骨木(《东医宝鉴》),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吴草(《草木便方》),英雄草(《分类草药性》),…

  • 光板猫叶草

    光板猫叶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大叶火焰草的叶及全草。 【植物形态】大叶火焰草,又名:荷莲豆叶景天。一年生草本,全体有腺毛。茎斜上,分枝多,细弱,高7~25…

  • 犀牛皮

    犀牛皮(《纲目拾遗》) 【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皮。动物形态详"犀角"条。 【炮制】将原药洗净,烘熟切片,晒干。 【功用主治】①《物理小识》:"治风活血最效。" ②程登瀛:"犀…